頓號
用法
顿号在漢語中主要有兩個用途:
- 分隔同類的並列的事,通常是單字、詞語或短句,當中的停頓較逗號短;
- 分隔汉字序号和內文,如:“一、……二、……三、……”或“甲、……乙、……丙、……”。
中國大陸官方標準指明,頓號用於「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1],而台灣教育部指,頓號「用在平列连用的单字、词语之间,或标示条列次序的文字之后」[2]。頓號示意的停頓短於句號、問號、嘆號、冒號、分號、逗號的停頓[3]。
在打印排版上,頓號佔一字之寬[3],在中國大陸,橫排時居於左下,直排時居右上[1],在台灣則不論橫直,都放在字格中間[2]。
概數
如要表達大概的數字,可在兩個數字之間加上頓號,稍作停頓,例如:「李太太家養了四、五隻貓。」可是,數字之間的頓號非必要,可因作者習慣喜好決定應否使用頓號[5]。
電腦應用
在 Unicode 字符是 U+3001:
歷史
頓號在中文已使用逾1500年,在《儀禮》已見使用頓號[7]。「頓號」一名稱則最早出現於陳望道1922年的《新式標點》[4]。
用于区分非漢名的音界號(间隔号)曾被視為一种顿号[8]。在台灣,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在1987年之前一直將逗號和頓號歸類為「點號」,直至該年修訂《標點符號手冊》才識別為不同的標點[3]。
另見
参考文献
- 国家技术监督局. . [2015-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9).
-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 . [2013-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 何永清. . .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5.
- 譚敏. . . 華立文化. 2005: 47–50. ISBN 9789867202635.
- 何永清. . .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5.
- (PDF). [2014-11-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9-28).
- 管錫華. . 巴蜀書社. 2002: 6.
- 在春. .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55: 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