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式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二次的多项式方程。
例如,,, 等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式的一般形式是
其中,是二次项,是一次项,是常数项。是一个重要条件,否则就不能保证该方程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二次。当然,在强调了是一元二次方程之后,也可以省略不写。另外,一元二次方程式有時會出現复數根。
历史
古巴比伦留下的陶片显示,在大约公元前2000年(2000 BC)古巴比伦的数学家就能解一元二次方程了。在大約公元前480年,中國人已经使用配方法求得了二次方程的正根。公元前300年左右,欧几里得提出了一种更抽象的几何方法求解二次方程。
7世紀印度的婆羅摩笈多(Brahmagupta)是第一位懂得用使用代數方程式且容許同時有正負根的數學家。
11世紀阿拉伯的花拉子密独立地发展了一套公式以求方程的正数解。亚伯拉罕·巴希亚(亦以拉丁文名字萨瓦索达著称)在他的著作Liber embadorum中,首次将完整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传入欧洲。
据说施里德哈勒是最早给出二次方程的普适解法的数学家之一。但这一点在他的时代存在着争议。这个求解规则是(引自婆什迦罗第二):
- 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二次项未知数的系数的四倍;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未知数的系数的平方;然后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开二次方根。
将其转化为数学语言:解关于的方程
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二次项未知数的系数的四倍,即[1],得
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未知数的系数的平方,即,得
然后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开二次方根,得
解法
阿贝尔指出,任意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根据、、三个系数,通过初等代数运算来求解。求得的解也被称为方程的根。
一般来说,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根。
因式分解法
把一个关于 一元二次方程变形成一般形式 后,如果 能够较简便地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则一般用因式分解来解这个一元二次方程。
将方程左边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后(一般可用十字相乘法),分别令每一个因式等于零,可以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的两个解都是原方程的解。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存在两个实根,那么它可以因式分解为。
例如,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将原方程左边分解成,所以,可解得
公式解法
对于,若,则它的两个不等实数根可以表示为
;
若,则它的两个相等实数根可以表示为
;
若,则它的两个共轭复数根可以表示为
。
公式解的证明
已知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①移项,得:
;
②二次项系数化为 ,得:
;
③配方,得:
,
;
因为 ,所以
若,则它的两个不等实数根可以表示为
;
若,则它的两个相等实数根可以表示为
;
若,则它的两个共轭复数根可以表示为
。
根的判别式
对于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称作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根据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三种可能的情况:
- 如果,则這个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这两个等根
非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即系数为非实数时的一元二次方程,将系数扩展到复数域内,此时要注意根的判别式不适用于非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图像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几何意义是二次函数的图像(为一条抛物线)与 轴交点的坐标,即二次函数的零点。
另外一种解法是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 的形式。
则方程的根,就是函数和交点的横坐标。
通过作图,可以得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近似值。
计算机法
在使用计算机解一元二次方程时,跟人手工计算相似,大部分情况下也是根据以下公式去解
可以进行符号运算的程序,比如Mathematica,可以给出准确的解析表达式。而大部分程序则只会给出数值解。(但亦有部分显示平方根及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