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光里 (桃園市)
三光里,位於中華民國桃園市復興區西南部,人口有945人。西以泰平溪、抬耀溪與新竹縣尖石鄉玉峰村為界,北以李棟山東南山脊與高義里相鄰,東、南以低陸山東南山脊、大漢溪與華陵里相隔。主要居民屬泰雅族大嵙崁後山群爺亨社與武道能敢社。
三光里 舊稱:Gaogan(高岡) | |
---|---|
里 | |
坐标:24°40′11″N 121°21′45″E | |
國家 | 中華民國 |
縣市 | 桃園市 |
鄉鎮市區 | 復興區 |
區劃 | 9鄰 |
政府 | |
• 里長 | 陳惠陵 |
• 辦公處 | 三光里5鄰18號 |
人口(2023年9月) | |
• 總計 | 945人 |
• 戶數 | 260 |
性別比:112.8 (男性112.8人,女性100人) | |
时区 | 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
村里代碼 | 68000130006 |
毗鄰 | 高義里、華陵里 新竹縣尖石鄉玉峰村 |
歷史沿革
來自該里分置華陵里以前,原擁有玉峰溪、巴陵溪和大漢溪三流域,陽光可自三方射入山谷中,故名。該地泰雅族原住民在臺灣日治時期稱為合歡群(Gaogan,高岡,為小溪(泰雅語:Gong)的所在地之意,或說為醃漬的獸肉魚肉之意),里內包括高岡(Gaogan/Gogan)、武道能敢(Butonokan音譯日語漢字,布托諾堪)、砂崙子(Zarutsu)、鐵立庫(Telikku,又稱復華)、爺亨(Ehen)等部落,三光里中心為武道能敢(高岡)部落。
清代光緒12年(1886),劉銘傳於大嵙崁(今大溪鎮)設立「臺灣撫墾總局」,該村屬於總局之「大嵙崁撫墾事務總辦」。日治時期,明治29年(1896年),屬大嵙崁撫墾署管轄;明治31年(1898年)改隸三角湧辦務署大嵙崁支署;明治33年(1900年)改屬大嵙崁辦務署;明治34年(1901年)屬桃仔園廳大嵙崁支廳;明治38年紛1905年)屬桃園廳大嵙崁支廳番地;大正9年(1920年)屬新竹州大溪郡番地。
二次大戰結束後,國民政府接收臺灣,民國36年(1947年)屬新竹縣角板鄉(今復興鄉)三光村;民國62年(1973年)劃東半部置「華陵村」,之後該村村名及界線未再改變,直到2014年12月25日,桃園縣升格直轄市,才將村更名為里。
人文與自然資源
氣溫
本里年均溫為攝氏18.5度,夏季均溫為攝氏24.07度左右,冬季均溫約攝氏12.3度。[1]
雨量
本里年雨量約2500公厘,單日雨量最大曾達783公厘。[1]
地質
本里坡度陡峻沖刷劇烈,多呈薄層石質土壤,於爺亨、武道能敢、復華等部落之河階台地或山麓沖積扇之土壤,厚度僅為五十公分左右。[1]
人口
本里居民主要為泰雅族,昭和年間已有88戶,444名居民,2006年10月底統計,本里戶籍人口數為680人。
百年小學校
本里內的三光國小成立於日治時期大正6年(1917年),原名為高雁(Gaogan)蕃童教育所,終戰後的1946年更名為新竹縣角板鄉雁鳴國民學校,2014年定名為桃園市復興區三光國民小學。[2][3]
原高岡駐在所之廢棄彈藥庫
高岡駐在所約設立於大正4年(1915年),轄下區域甚廣包括今日桃園市復興區之三光里與華陵里。高岡駐在所今已改設為三光派出所,2002年計畫拆除此廢棄彈藥庫,經住民極力爭取始獲保存。
部落
三光里除里中心高岡部落以外,轄下有四個部落:[3]
爺亨(Ehen)
位Kaubo(高坡)峽谷南端玉峰溪東岸高位河階上,海拔約640公尺到680公尺,地名意為陽光於中午方能照射之地。人口數乃三光里各部落之最,以彌榮吊橋為聯絡道,往來武道能敢、砂崙子。為目前里內人口最多的部落。
武道能敢(Butonokan)
位於三光國小西北,海拔約740公尺至900公尺之間,馬望曾呂山(Babo Solo,蘇樂山,1576公尺)之南側山腰。三光國小南方還有兩個永久屋部落:高岡部落(Gaogan)、哈蓋部落(Hagay)
砂崙子(Zalut'su)
位於本里之中西部海拔700公尺至740公尺之處,玉峰溪北岸,為通新竹縣尖石鄉之門戶,但自2004年艾莉颱風之後,通往尖石之路況不佳,時常中斷。
復華/鐵立庫(Telikku)
位於玉峰溪南岸800公尺至820公尺的山腰,舊稱鐵立庫,亦名帖里克,戰後被改名為復華。Telikku原意為瀑布,因部落附近有出名的幽靈瀑布。
人物
景點
- 幽靈瀑布
- 爺亨梯田
- 爺亨溫泉
參考資料
- 參考文獻
- 《復興鄉志》桃園市復興區公所,2000 年
- . [2020-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5).
- 陳潔誼《桃園縣三光村之社會變遷(1895~2006)》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系2008年
- 書目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五《桃園縣》上冊,國史館臺灣文獻館。ISBN 9789860188646
- 安倍明義,《臺灣地名研究》,蕃語研究會,1938年,台北南天書局複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