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秀園
三秀園是一個位於臺灣雲林縣大埤鄉怡然村的私人庭園,創立於清光緒年間,由大埤後壁店貢生張建廷所闢建,為二戰後大埤鄉首任鄉長張禎祥故居[1]。三秀園現存佔地約四公頃,為臺灣難得一見完整保留的日治時期前文人園林。
三秀園 Sam-Siu Garden | |
---|---|
大埤張家花園 | |
基本資料 | |
類型 | 私人庭園 |
位置 | 中華民國雲林縣大埤鄉怡然村怡然路26號 |
23.6357659°N 120.4037144°E | |
面積 | 37,826 平方公尺 |
建立 | 清領時期光緒年間 擴建:日治時期昭和六年 |
創辦人 | 張建廷 |
管理者 | 雲林縣三秀園雅集文化協會 |
开放时间 | 每週五~日 10:00-17:00 每週三、四接受團體預約 |
水域 | 12,500 平方公尺 |
網站 | https://samsiugarden.com/ |
地圖 | |
歷史
清領時期以前
據載,後壁店張家原籍廣東惠州府陸豐縣旱田鄉,家族遷臺並定居雲林大埤的確切年份尚待考證,但由族譜可知渡臺至少已超過了二百年。張家以務農為業,傳至十四世張明安時(清道光年間)已有充裕家境供子弟讀書,十五世張建廷於清光緒年間獲「例授貢生」功名,至此張家晉升為鄉紳階層。張建廷治產有道擁有上百甲的田產,於後壁店住宅西側創建私家花園,稱為「三秀園」[2]。
1895年乙未戰爭爆發。10月8日近衛師團右前衛部隊於攻擊嘉義城的途中,遭遇大埤舊庄、後壁店居民反抗;日軍隨即展開掃蕩。據說當時,張建廷背負著八旬老母曾嬌娘逃命,最後卻不幸遭流彈擊中雙雙殞命。當日舊庄、後壁店居民死亡四十多人[3]。張建廷死後,張家三秀園由其子張添盛繼承。
日治時期
張家十六世張添盛於1914年過世後,張家產業與三秀園由長子張禎祥繼承。張禎祥畢業於打猫公學校(嘉義縣民雄國小的前身)後,曾就讀公立台中中學校(臺中市台中一中的前身),但因父親過世而放棄繼續升學,回到大埤家鄉管理產業。張禎祥歷任保正、大埤庄協議會員、斗六郡米穀統制組合特別總代等職[4],並以庄協議會員身分爭取於三秀園旁成立大埤公學校舊庄分離教室(雲林縣舊庄國小的前身),擔負許多社會責任。張氏公餘則耽於古典詩詞,曾就教於鹿港施梅樵、新港林維朝等秀才,平時喜愛參加詩會與文人交往,亦時常邀詞友於自家三秀園唱酬吟詠,雲嘉地區許多詩人,如東石黃傳心、溪口張進國、嘉義賴雨若[5]、林臥雲、蘇孝德、張李德和、斗六吳景箕、張立卿等人都曾為三秀園座上賓。張禎祥的詩作集結有《三秀園詩草》一冊[6]。
戰後
二次世界大戰後,張禎祥受國民政府指派為大埤鄉首任官派鄉長。但張氏因不喜官場複雜生活,任職一個月後就辭職,僅擔任雲林縣文獻委員會之顧問[7]。後來爆發的二二八事件,張禎祥有許多好友受到牽連,因而更加深其隱居三秀園的想法;張禎祥更於1947年冬天,將張家祖墳盡數遷葬於三秀園中[8]。也因此使得三秀園中陽宅與陰宅墓園並存,格局相當特殊。
三七五減租等土地改革政策實行之後,張家產業大受打擊,三秀園的日常漸漸難以維持往日光景[9]。張禎祥於1972年過世,由長子十八世張達聰繼承大多數家產及三秀園。張達聰留學於日本新潟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並與日籍妻子結婚後,便留在日本執業生活;張達聰委託住在家鄉的姊、妹、家人代為管理家族園邸,四十年來僅能低度維護。[10]。
格局
廣義的三秀園現存占地約四公頃,其中分為「宅邸」和「庭園」兩部分:宅邸部分,幾經遷移與重建,現存者為張家第三代的住屋,建造於1931年,為坐北朝南的「二落單伸手」形式的院落。宅邸建築群除三合院的正身、護龍以外,尚有老竹管厝、工寮、倉庫、雞舍等外掛式建築,於日治大正至昭和年間陸續建造。花園的部分,由張氏十五世祖張建廷先生於清光緒年間開闢,園區後歷經張添盛、張禎祥、張達聰數代園主的經營、增建,終達到目前的規模,園中現存格局多出自十七世張禎祥的擘畫[13]。
宅邸
- 清河堂:建造於1931年,為張家日治時期以來的主要居所。建築坐北朝南,為「二落單伸手」形式的院落,院中植有百年茄冬樹、老榕樹。
- 草厝:原為當年修築宅邸時,臨時搭建的監工宿舍。新居落成之後,張禎祥決定仍將它保留了下來,充作後輩起居之用。
- 三餘居:原本的建築是做為倉庫使用。因年久失修,牆垣殘破、屋頂塌陷,2017年重新整修後改裝成為私人住宅、客廳使用。
- 枕流嶼:與陸地原有一竹橋連結,島上沒有建物,僅植花草,傳說還養有兔群。
- 避機山:由園中水池疏濬挖掘的泥土堆造的假山,在二戰時建造的防空洞現在仍有保存。
庭園(宅仔尾)
- 豁然橋:落成於1932年。由張家宅邸往西穿過了豁然橋,便正式進入三秀園。其建築形制與裝飾手法,流行於當時昭和初年間的豪宅園邸之中。
- 丁字池:水池從空中俯瞰作「丁」字的形狀,取名為「丁字池」,便是取其人丁興旺的意思。[14]
- 則名山:由當年挖掘丁字池時的泥土堆造而成的假山。「則名山」之命名,取劉禹錫的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之義。
- 逸軒:原是祖厝「三間仔」結構中的一棟建築。當年以拆解重組的方式,將整棟房子移至園中。張氏將此書齋取名「逸軒」表達其隱逸山林的志趣。[15]
- 教室:(又稱張家私塾)採取日式屋架樑結構建造的教室,為典型的日式建築。約建立於大正年間,百年來建築主體仍非常堅固。
- 狎鷺亭:三秀園水塘的生態豐富,有許多鳥類棲息。張氏於丁字池的西端填出一座小土丘,築涼亭於上以便觀賞白鷺,是為狎鷺亭。
- 問月池:張家花園西端的水池,隔著狎鷺亭與丁字池相對,是園區中水域最開闊的區域,臨岸能夠賞玩夕陽與月色之美景。
- 張家園塋:最早坐落此處的是1928年張禎祥兩位早夭幼女之墳,後來家族中長輩也歸葬於此,張氏更於1947年將幾代祖墳也都遷葬進入此墓園[16][17]
家族
- 十四世
張明安[18]
- 十五世
張建廷:清朝例授貢生,三秀園創建者。
- 十六世
張添盛:諱際唐,張建廷之長養子。
張添發:諱步周,張建廷之次養子。
- 十七世
張禎祥:號祉亭、別號三秀園主,張添盛之長子。
謝祿:張禎祥之妹婿,曾任雲林縣舊庄國小校長[19]。
- 十八世:
林新村:張禎祥之二女婿,曾任北港中學、光華女中等校校長[20]。
唐玉恭:張禎祥之三女婿,曾任雲林縣大埤鄉鄉民代表會主席。
張達聰:張禎祥之長子,日本新潟大學醫學博士,新潟中和内科医院院長。
參考資料
- 發行人:蘇治芬,總編輯:劉銓芝,副總編輯:楊仙妃,主編:李信政,《怡然村史—大埤鄉的秘密花園》,雲林縣政府,2013年12月
- 張禎祥,《三秀園詩草》,張達聰出版,2003年版,序
- 張禎祥,《三秀園詩草》,張達聰出版,2003年版
- 上述之學經歷根據昭和十年張禎祥自書之履歷書。
- . 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2021-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9).
- 原詩集於2003年出版,並被編入:呂興昌, 黃哲永,《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第五輯第16卷: 三秀園詩草》,龍文出版社,2006年
- 林文龍,〈省文獻會與漢詩關係初探〉,《臺灣文獻季刊》59卷2期,2008年6月,頁161。
- 林燊祿, 林榮燁, 李建華等著《林臥雲的詩書風情》,嘉義市政府,2021年
- 《雲林文獻》第四十三輯,雲林縣政府,2001年12月,頁191
- 林友如,《張禎祥漢詩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應用研究所碩論,2016年
- . 大紀元台灣新聞網. 2019年10月20日 [2021年1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1月19日).
- . 自由時報. 2021年10月30日 [2021年1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1月19日).
- . 三秀園:官網. [2021-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0).
- 沈文台著,《走進大埤頭》,雲林縣政府文化局,2004年12月,頁68
- 同上
- 上述景點介紹來自. 三秀園:官網. [2021-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0).
- . 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2021-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0).
- 依據後壁店三秀園張家神主牌記載。
- . 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2021-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0).
- 林新村著,《走過一世紀:林新村回憶錄》,人生書局出版,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