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宰牲场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宰牲场位於上海市虹口區沙涇路10號、29号,2005年列入第四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2014年被列为第八批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16日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正式核定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234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之一[1]。
上海工部局宰牲場 | |
---|---|
概要 | |
類型 | 屠房 |
建築風格 | 巴西利卡 |
所屬國家/地區 | 中国 |
行政区 | 上海 |
地址 | 10 Shajing Road |
31°15′24″N 121°29′16″E | |
竣工日 | 1933年冬 |
上海余洪记营造厂 | |
设计与建造 | |
建筑师 | 巴尔弗斯 |
地圖 | |
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旧址 |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所在 | 上海市虹口区 |
分类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时代 | 1933年 |
编号 | 8-0567-5-051 |
登录 | 2019年10月16日 |
工部局宰牲场、宰牛场 | |
---|---|
位置 | 上海市虹口区 |
建成时间 | 1933年 |
评定时间 | 2005年 |
參考編碼 | 4F011 |
歷史
宰牲场
为确保上海公共租界的肉类供应,1891年工部局出资白银12,000两,在斐伦路(今九龙路)购置土地2,800平方米,用以建造公共宰牲场,于1892年竣工,俗称四卡子桥杀牛公司。[2]建成后的宰牲场共有3间屠宰间、3间冷冻室。虽然该场已采用自动冲水设备等先进技术[3],但其处理能力还十分有限:每天仅能宰牛72头,宰羊102头,宰猪40头。为此,宰牲场于1893年进行了一次扩建,1895年又在宰牲场外建造了圈舍,[2]但依然无法满足其日益增长的需要。至1930年代,由于公共租界内人口激增,问题显得尤为突出:[4][5]在当时,为确保全租界的牛肉供应,平均每天要牛一百余头,到节日时需求量更大[6]。
1931年,工部局卫生处在今虹口区虹口沙泾路购买了18亩土地,并全额出資興建新的宰牲场。建筑由著名英國設計師巴尔弗斯(英語:)、工部局工程师惠乐(英語:)及恩脱白格(英語:)共同設計[6],上海余洪记营造厂建造,至1933年11月竣工,1934年1月投入使用[4]。據記載,建造此場光建築和設備就花費白銀330多萬元,全部投資約為银元39,302,000餘元。建成后每天可以宰杀300头牛、500头羊、100头牛犊和300头猪,是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宰牲场,也是全世界最先进的三大现代化宰牲场之一。1935年,宰牲场又扩建了冷库和鲜肉市场[3]。1937年上海沦陷后,宰牲场被日军强占,改稱「市立第一宰牲场」[2],负责全上海的肉类供应。1945年,上海市卫生局接管了工部局宰牲场,并将其更名为上海市第一宰牲场。1949年后,仍作宰牛场使用。1958年,宰牛场搬迁至徐家汇[2],原址改为东风肉类加工厂[5]。
设计
本場占地面积1.5公顷[2],总建築面積約3.17萬平方米,由四座建筑组成,所用建筑材料乃至沙石全部来自英国[5]。共使用水泥5000余立方米,钢筋2000余根[6]。
主体建筑
主体建筑是宰牲场屠宰车间所在地,位于沙泾路10号,是一座四層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建筑式样为巴西利卡式[7]。建筑墻體厚50厘米,兩層墻壁中間采用中空形式,在缺乏先進技術的1930年代,巧妙利用物理原理實現溫度控制,在炎熱的夏天依然可以保持較低的溫度。墙面上开有若干通气孔,即使在门窗紧闭的冬天也能保证圈舍通风良好。建筑地面采用汰石子水泥,防止牲畜在走动时打滑[6]。建筑的屋顶呈二十四角形[5]。
建筑中部主要为屠宰车间,周围为圈舍,设有30座廊桥作为楼梯和各个部分相连的通道。廊桥宽窄各异,以确保人畜分离,并有效分流不同体量的牲畜[5]。圈舍内的栏杆为2.5英寸白铁皮管,较为坚固[6]。屠宰车间内设有一条2.25英里的传送带[3],待宰牲畜被置于特制密闭器械内[6],以枪击或电击方法处死[3]。这样既可以防止牲畜挣扎,也较为人性化[6]。经流水线处理的肉类产品通过轨道送入「冷所」[3]。
图集
- 宰牲场外观
- 人行通道
- 错综复杂的人行通道和牲畜通道
- 宽敞的内部空间
- 屠宰车间内景
参考文献
- . 中国政府网. 2019-10-16 [2019-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6).
- 娄承浩、薛顺生. . 2003: 60-61. ISBN 756082742X.
- 第二节 卫生管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上海租界志
- . [2014-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8).
- . [2014-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4).
- 许壮猷. . 申报. 1934年.
- 邬迪、韩庆. . 人民网. 2014年9月18日 [2015年3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 . [2022-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3).
- . 凤凰网. 2014年12月29日 [2015年3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