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简称上海音院上音,音乐界称上海院),前身为建于1927年11月的国立音乐院,是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音乐院校,位於中國上海市徐汇区汾阳路20号。现任院长为著名歌唱家廖昌永

上海音乐学院

校训和毅庄诚
创办时间1927年
学校标识码4131010278
学校类型公立
党委书记裴小倩
校长廖昌永
职工人數528
学生人數2440
校址 中国上海市徐汇区汾阳路20号
31.1714°N 121.3222°E / 31.1714; 121.3222
隶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網站官方网站 在维基数据上编辑此内容

历史

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上海毕勋路19号)
上海音乐学院大门
上海音乐学院礼堂与办公楼(原上海犹太俱乐部)
位于上海音乐学院内的贺绿汀雕像

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是由蔡元培萧友梅于1927年11月27日在上海陶爾斐斯路创建的国立音乐院。1929年9月改名国立音乐专科学校;1941年改名国立上海音乐院;1945年改名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1950年改名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1956年改為現名上海音乐学院[1]

成立

萧友梅在1920年就曾向北洋政府建议建立专门研究音乐的高等学府,但没有被政府采纳。1927年末,在蔡元培的支持下,蕭友梅籌建了國立音樂院,任教务主任,校长则为蔡元培[1]。音樂院改組为國立音樂專科學校后,萧友梅正式擔任校長。他最初的办学计划是每年招生50人、经费每月3000,以后逐年增加。此计划虽得政府批准,但他还需要的6万元开办费、校舍建筑费只得到空头支票。他只好租用陶尔斐斯路(今南昌路)56号办学,后来屡次因无法按时交纳房租而迁移校址。中华民国政府的开办费始终没有发下来,每月费用前后还拖欠了92500元。他曾在社会上募捐,得到10950元。[2]

1929年夏学校发生学潮。当时学校在暑假加收住宿、水电、练琴费等共计八元。而此时南京政府的《专科学校组织法》使得國立音樂院降格为音乐专科学校,师生之中有不满情绪,因此前往南京请愿。参加者包括洪潘蒋风之陈振铎冼星海等,其中洪潘甚至要求开除萧友梅。这导致学校锁琴房、断水电,闹事的学生(包括冼星海和陈振铎)和老师停发录取、录用通知书。这最终使得中华民国教育部于1929年7月25日下令国立音乐院临时停办并成立改组委员会。萧友梅也因此在当月辞职,不过又在8月19日得到复聘。[3]

1949年之后

文革中大批优秀音乐高级知识分子受到批判,学院基本处于瘫痪状态,是上海地区“伤亡”最惨重的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以后校務逐步恢复正常;19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纷纷出国,同时一部分老教师退休,出现了人才断档的危机。1997年70周年校庆之际提出建设国际一流音乐学院的目标,之后10年间学院重点在于恢复并且提高整体教师队伍,引进了一批优秀音乐家和理论家。

2005年上海市投入巨资对上海音乐学院进行改建,并将其列入2006年市府10大工程之一。2007年主体结构改建完工,迎接80周年校庆。2019年9月15日,上海音乐学院东北角的上音歌剧院建成启用。[4]

学科建设

上海音乐学院是中国最早设立博士点的音乐学院;2002年陆续创办艺术管理和音乐科学与技术专业,招收达到重点本科线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并且开始兴办普及音乐教学院校,尝试文化教育与艺术教育并重的全新的教育模式。

2004年首批获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

院系设置

学术成就

上海音乐学院在音乐理论、作曲(著名的钢琴曲《牧童短笛》、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和交响曲长征》均出自该校师生之手)、美声等专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民乐表演专业的影响力不及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整体教学体系和风格以及研究方向基本传承欧美体系,受俄国德国音乐体系影响甚大。

历任院长

著名教授

  • 周淑安
  • 應尚能
  • 富華(原為工部局樂隊首席小提琴)
  • 鮑里斯·查哈洛夫(,1888年-1943年):畢業於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後成為上海白俄,葬于上海薩坡赛路(今淡水路)俄僑公墓。學生有李翠真、李獻敏、丁善德、江定仙、巫一丹、范繼森、吳樂懿等。
  • 舍夫佐夫(大提琴科主任/上海白俄
  • 苏石林(苏联籍声乐科教授)

校友

参考文献

  1. . 广州数字文化网. 2010-11-29.
  2. 刘再生,音乐界的一桩历史公案——萧友梅和冼星海、聂耳的"是非恩怨",《音乐艺术》2007年03期
  3. . 徐汇区人民政府. 2019-09-17 [2019-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2).
  4. 上海音樂學院. . 2019 [2024-01-12].
  5. 澎湃新聞. . 2023-11-08 [2024-01-12].
  6. . 封面新闻. [2022-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6).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