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后宫
歷史
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福建商人醵资在上海镇东北建造一座供奉天妃的顺济庙。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顺济庙因上海防備倭寇的城墙工事而拆迁。倭患被平息后,在原顺济庙所在的城墙上重建顺济庙,不過顺济庙改称天妃宫,后来天妃又被加封为天后,天妃宫又改称天后宫。1853年,天后宮毀於小刀会起义的戰火[1]。
1884年,天后宮在河南路桥北堍重建[2]。1899年,天后宫被划进上海公共租界,不過天后宫仍为中国官产,租界不得干涉。1982年因河南北路道路拓建工程(一說1978年因建山西中学[3]),天后宫的大殿楠木殿被移動至松江區方塔公园内,并成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仍保留在闸北的天后宫于2000年被列入闸北区文物保护建筑。2006年,因河南路重建和轨道10号线的市政建设[3],残余的天后宫建筑被拆除,不過古戏台的部件全部编号保存[4]。2016年,天后宫開始在原閘北的原址上重建。[5]2022年,原址重建後的天后宫對外开放。[6]
媽祖
上海天后宮大殿内有一尊称为“浦江妈祖”的妈祖像。该尊妈祖像为坐像,高3.6米,是从湄洲媽祖祖廟分灵而来。此外大殿內還有来自台湾大甲镇澜宫、北港朝天宫、澳门、天津、宁波、青岛等地宫庙的16尊妈祖像。大殿內還悬挂一幅由汪道涵题写的字:“妈祖情系两岸”[7]。
參考資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