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尔堂
沐恩堂(英语:Moore Memorial Church),又名沐恩堂,是位于中国上海市市中心的一座基督教新教教堂。由美南监理会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创建,后来加入卫理公会。1958年实行联合礼拜后改名沐恩堂。慕尔堂位于上海的闹市中心——黄浦区西藏中路316号(汉口路西口),正面向西,正对着上海跑马厅——今上海人民广场。
慕尔堂 | |
---|---|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 |
所在 | 上海市黄浦区 |
分类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时代 | 1929年 |
编号 | 6-8 |
登录 | 1993年7月14日 |
沐恩堂 | |
---|---|
位置 | 上海市黄浦区 |
建成时间 | 1930年 |
评定时间 | 1993年7月14日 |
參考編碼 | 1-60 |
历史
清末
沐恩堂前身爲“三一堂”,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美國監理會傳教士藍柏在上海法租界鄭家木橋(今福建中路延安東路附近)建造。光緒十三年(1887年),傳教士李德(英语:C. F. Reid)另在今雲南中路漢口路建造“監理會堂”。光緒十六年(1890年),改名“慕爾堂”,以紀念美國堪薩斯州捐款人慕爾(英语:J. M. Moore)去世的女兒[1]。
民国
1917年后,慕尔堂几乎成为社交会堂。1920年代中叶,慕尔堂教友已有1200余人,活动很是频繁,原有堂址明显不敷使用,遂有另建新堂的动议。由此,慕尔堂信徒与各方合作,组成建堂委员会,筹划建造新堂。
1926年,建堂委募得50000元巨款。后在等待施工时,恰逢香港有投资商来沪,欲在南京路几家大公司附近建大旅馆,他们一眼相中的地方,是坐落在今西藏中路汉口路、当时的中西女塾原址所在地,因其时中西女塾已迁至江苏路并易名中西女中,且当时为建课堂及大礼堂,亟需大宗经费,于是与香港投资商商议。此时慕尔堂也得以参与进来。最后经三方议定,将慕尔堂旧址让给香港投资商建旅馆,将中西女塾旧址给慕尔堂建新堂;同时还商定了与香港投资商的租地期限等协议[2]。
1929年,监理会将汉口路云南路口的原址卖给人开扬子饭店;而在西侧西藏路口的中西女塾(已经迁往西区忆定盘路)原址上动工兴建新堂,由匈牙利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建筑面积3138.5平方米,于1931年落成。教堂两边回廊上有楼,供唱诗班用。大堂仿哥特式,内顶部及四周门窗皆呈尖拱形,中部为大礼堂,可容上千人(正厅506人,楼座380人,唱诗班60人)。大堂的方形柱子和楼座的栏杆都用假石饰面,堂顶为水泥尖拱顶,玻璃窗以黄色为主,映照出教堂的神圣氛围。大堂朝西,经门厅入礼堂。门厅上层是一间小礼堂,为木结构尖拱屋顶。堂的西北、西南、东南三面均为4层楼建筑,用作牧师办公室、幼儿园、中小学教室、宿舍等[3]。
1936年,鍾樓頂上豎起一座5米高的旋轉霓虹燈十字架。
慕尔堂早期主任牧師多是美國人[1],传教士安迪生从民国10年到1950年,整整30年任慕尔堂社交部主任,总管一切[3]。民国11年开始,先后有中国人史友兰、竺规身、江长川、谢颂三为主任牧师。
抗戰時期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争爆發後,慕爾堂被日軍占領,作養馬場之用,到1945年9月抗日戰争勝利後收回,座椅大多被破壞。
建筑结构
沐恩堂现存建筑主体属于新哥特式风格,于1931年建成。教堂为砖木结构,有宽大的门厅,中部是教堂的主体部分,总共能容纳1000人,其中正厅560人,楼座380人,唱诗班处60人;大堂的长方形柱子和楼座的栏杆以及讲经台都用斩假石饰面,室内露出水泥幔尖拱顶。大堂西南角有塔楼地座。塔楼顶部安装着五米高的霓虹灯十字架。[7]
参考资料
- . 中国基督教网. 2017-12-12 [2019-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30).
- 陆其国. . 上海档案信息网. 2014-03-20 [2021-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3).
-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07-03-23 [2021-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3).
- .
- 卢莹辉主编;吴云溥,曹宪镛,徐同甫,林路副主编. .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3.03: 547–551. ISBN 7-80515-697-2.
- 国家文物局主编. . 北京:中华地图学社. 2017.01: 136–140. ISBN 978-7-80031-643-2.
- 马原. . 中国日报. 2009-10-20 [2021-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