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證自明
在認識論(知識論)中,一個不證自明命題(a self-evident proposition)之正確性無需透過推理證明,而是透過理解命題本身含義的正確與否而得到其正確性、或由基本的理智得知其正確性。
一些認識論學者認為不可能存在不證自明的命題;但對於大多數認識論學者來說,以下即為一個不證自明(self-evident)例子:一般人相信自己是有意識的。然而,其他人是否有意識則不是不證自明的。
以下命題常被認為是不證自明的:
- 有限的整體大於或等於它的任何部分
若以邏輯論證試圖得到一個不證自明的結論,只會顯示出論證者不清楚論證的目的:由一個或多個前提得出不同於這些前提的結論。(參見不相干的謬誤和乞求問題)。
分析命題
有時有人說,一個不證自明命題的否定是自相矛盾的。有時也有人說,一個分析命題的否定是自相矛盾的。但這兩個概念意味著不同的東西,即一個分析命題並不總是一個不證自明的命題。 (例如:「有限的整體大於或等於它的任何部分」的反命題。 ) 另一方面,「所有單身漢都沒有結婚」的分析命題並非不證自明的,因為在任何狀況下,這個命題皆為真。
如果一個人理解並相信一個不證自明的命題,那麼這個命題就不需要被證明。同樣的,我們也不需要證明這個命題的否定是自相矛盾的。在這個意義上,在不證自明和分析命題中造成自相矛盾原因是不同的。
並非所有的分析命題都是不證自明的,有時有人也聲稱並非所有不證自明的命題都是分析命題:例如,我知道我是有意識的。
其他用途
非正式用語
在非正式用語中,不證自明通常僅意味著明顯的。但在知識論中,不證自明有較嚴格的定義。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