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 (思想)

大同中國古代思想,指人類最终可達到的理想世界,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基本特征即为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没有差异,没有战争。這种状态称为“世界大同”,此种世界又稱「大同世界」。尽管大同思想为中国思想,但一些宗教、西方的乌托邦和现代的社會主義地球村等这些概念思想也与大同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大同这一概念如今又加入了全球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融合的思想。另外也强调了「平等機會」的重要性,如人皆生而平等等。

起源

臺北市市政大樓1樓大廳牆上的「禮運大同篇」張炳煌書法刻石。

大同概念出自《禮記·禮運》大同章(通常簡稱「禮運大同篇」),當中記載孔子與弟子言偃的對話中,提到假如社會能實踐「大」,便能達到在賢能之士領導下,人人講求信用、追求和睦,從而建立所有人互助互愛、不追求個人財富,並且竭力為大眾作出貢獻,社會因此不會出現陰謀詭計以及盜竊戰亂的理想世界。

相對而言,三代由於無法實踐「大道」,人人只為私利而紛爭不斷,社會只能達到「小康」的境界,由賢明君主以身作則,透過禮義約束人民來建立秩序。

发展过程

洪秀全曾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会,是对傳統社會中私有制度的一种批判与不满。在土地制度方面,洪秀全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公有原则,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土地平分的具体方法:“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則分多,人寡則分寡,雜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醜田,好醜各一半。”[2]

康有为曾借孔子之名撰写了《大同书》。

孙中山手书《礼运大同篇》
“天下為公”是孫中山重要政治理念之一。

孫中山經常以此為其政治理念:

  • 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 (《中華民國國歌》)
  • 「毋自暴自棄,毋故步自封。光我民族,促進大同。」 (《中華民國國旗歌》)
  • 「我們要將來能夠治國平天下,便先要恢復民族主義和民族地位,用固有的和平道德做基礎,去統一世界,成一個大同之治,這便是我們四萬萬人的大責任。」[3]
  • “两千多年以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便是主张民权的大同世界。”[4]
  • 「民生主義就是社會主義,又名共產主義,即是大同主義。」[5]
  • 「我們三民主義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這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國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照這樣的說法,人民對於國家不只是共產,一切事權都是要共的。這才是真正的民生主義,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6]
  • 根据冯自由记述,“三民主义之民生主义,旧译为社会主义SOCIALISM,总理在乙已民报出版以前初亦尝用之。其后总理以此名未能包括已所发明之意义,乃别创民生主义一名以代之。在同盟会成立之前,尝语人曰:余之主张为‘大同主义’,在英语应名之曰COSMOPOLITAN,亦即‘世界大同主义’。”[7]

毛泽东将来自西方的共产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中国古典平均主义战时平均主义相结合。在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后,毛泽东曾公开说“《大同书》所写就是我们共产主义者要建立的理想社会”,而且指示中共中央宣传部印了一本有关空想社会主义的资料,资料里面包含《大同书》的内容[8]

中国在走向社会主义之后,由“大同”思想发展出了共同富裕思想[9],指全体社会成员都过上幸福、宽裕、美好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是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10]邓小平提倡,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和人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11][12][13][14]

注释

  1. 「選賢與能」的「與」「舉」。[1]
  2. 「矜寡」的「矜」「鰥」。

参考文献

  1. .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教网. 2013-11-12 [2015-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3).
  2. 天朝田畝制度
  3. 三民主义·民族主義第六講
  4.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一讲
  5. 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一讲
  6. 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二讲
  7. 冯自由,《革命逸史》第3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209页。
  8. 张由存. . 凤凰财经. 2009-09-07 [2009-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8).
  9. 余永跃; 王世明. . 科学社会主义. [2018-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8).
  10. 汪啸风,市场经济大辞典,湖南出版社,1994年01月第1版,第55页
  11. 主编 张静如 照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辞典,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06月第1版,第68页
  12. 胡福明 李真 陈兆德等,简明社会主义辞典,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07月第1版,第171页
  13. 陶文楼主编,新时期领导干部实用大辞典,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09月第1版,第179页
  14. 李长福主编,邓小平理论辞典,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08月第1版,第367页

另見

延伸閱讀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