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棒球賽
世界盃棒球賽(Baseball World Cup),是1項世界性的棒球賽事,自1938年起至今已經舉辦39屆。最近1屆於2011年10月1日-10月15日在巴拿馬舉辦,也是本賽事的最後1屆。世界盃棒球賽是國際棒球總會(IBAF)所承認的世界性棒球賽事,但世界盃棒球賽矚目的程度遠不如2006年首次舉辦的世界棒球經典賽(也是受到國際棒總所認可的國際賽事之一)。
运动 | 棒球 |
---|---|
創立 | 1938年 |
中止 | 2011年 |
上届冠軍 | 荷蘭 |
奪冠最多 | 古巴(25 次) |
歷史
至今,「世界棒球錦標賽」(Baseball World Championship)已經舉辦了39屆。1938年所舉辦的第一屆,其實只有兩隊參加;不過最近這七屆參賽隊伍都有16隊以上。1999年國際棒球總會決議,將於2001年於台灣舉行的「世界棒球錦標賽」改稱為「世界盃棒球賽」,屆數維持不變,並首度開放職業選手參賽。這項賽事並不像世界盃足球賽或世界盃橄欖球賽那樣地為大眾所熟悉與受歡迎。在備受矚目的2006年第一屆世界棒球經典賽()即將舉行的幾個月前,許多球評甚至還稱呼它為「棒球界的世界盃」。也許他們並不知道已經有一個叫做世界盃的棒球賽事。
由於,棒球目前暫時為非奧運項目(2012年、2016年),為了重返2020年奧運,IBAF和MLB合作更新國際賽賽制並推展全球棒運發展,IBAF除擬仿足球和籃球舉辦分齡賽外,並於2011年決定停辦世界盃,獨尊世界棒球經典賽(WBC)為真正的世界級比賽,巴拿馬2011年世界杯棒球賽成為末代世界盃。
歷屆賽事
屆次 | 年分 | 主辦 | 參賽隊數 | 獲勝隊伍 | ||
---|---|---|---|---|---|---|
冠軍 | 亞軍 | 季軍 | ||||
第一屆 | 1938年 | 英國 |
2 | 英國 |
美國 |
- |
第二屆 | 1939年 | 古巴 |
3 | 古巴 |
尼加拉瓜 |
美國 |
第三屆 | 1940年 | 古巴 |
7 | 古巴 |
尼加拉瓜 |
美國 |
第四屆 | 1941年 | 古巴 |
9 | 委內瑞拉 |
古巴 |
墨西哥 |
第五屆 | 1942年 | 古巴 |
5 | 古巴 |
多明尼加 |
委內瑞拉 |
第六屆 | 1943年 | 古巴 |
4 | 古巴 |
墨西哥 |
多明尼加 |
第七屆 | 1944年 | 委內瑞拉 |
8 | 委內瑞拉 |
墨西哥 |
古巴 |
第八屆 | 1945年 | 委內瑞拉 |
6 | 委內瑞拉 |
哥倫比亞 |
巴拿馬 |
第九屆 | 1947年 | 哥倫比亞 |
5 | 哥倫比亞 |
波多黎各 |
尼加拉瓜 |
第十屆 | 1948年 | 尼加拉瓜 |
8 | 多明尼加 |
波多黎各 |
哥倫比亞 |
第十一屆 | 1950年 | 尼加拉瓜 |
12 | 古巴 |
多明尼加 |
委內瑞拉 |
第十二屆 | 1951年 | 墨西哥 |
11 | 波多黎各 |
委內瑞拉 |
古巴 |
第十三屆 | 1952年 | 古巴 |
13 | 古巴 |
多明尼加 |
波多黎各 |
第十四屆 | 1953年 | 委內瑞拉 |
11 | 古巴 |
委內瑞拉 |
尼加拉瓜 |
第十五屆 | 1961年 | 哥斯達黎加 |
10 | 古巴 |
墨西哥 |
委內瑞拉 |
第十六屆 | 1965年 | 哥倫比亞 |
9 | 哥倫比亞 |
墨西哥 |
波多黎各 |
第十七屆 | 1969年 | 多明尼加 |
11 | 古巴 |
美國 |
多明尼加 |
第十八屆 | 1970年 | 哥倫比亞 |
12 | 古巴 |
美國 |
波多黎各 |
第十九屆 | 1971年 | 古巴 |
10 | 古巴 |
哥倫比亞 |
尼加拉瓜 |
第二十屆 | 1972年 | 尼加拉瓜 |
16 | 古巴 |
美國 |
尼加拉瓜 |
第二十一屆 | 1973年 | 古巴 |
8 | 古巴 |
波多黎各 |
委內瑞拉 |
第二十二屆 | 1973年 | 尼加拉瓜 |
11 | 美國 |
尼加拉瓜 |
波多黎各 |
第二十三屆 | 1974年 | 美國 |
9 | 美國 |
尼加拉瓜 |
哥倫比亞 |
第二十四屆 | 1976年 | 哥倫比亞 |
11 | 古巴 |
波多黎各 |
日本 |
第二十五屆 | 1978年 | 義大利 |
11 | 古巴 |
美國 |
韓國 |
第二十六屆 | 1980年 | 日本 |
12 | 古巴 |
韓國 |
日本 |
第二十七屆 | 1982年 | 韓國 |
10 | 韓國 |
日本 |
美國 |
第二十八屆 | 1984年 | 古巴 |
13 | 古巴 |
中華台北 |
美國 |
第二十九屆 | 1986年 | 荷蘭 |
12 | 古巴 |
韓國 |
中華台北 |
第三十屆 | 1988年 | 義大利 |
12 | 古巴 |
美國 |
中華台北 |
第三十一屆 | 1990年 | 加拿大 |
12 | 古巴 |
尼加拉瓜 |
韓國 |
第三十二屆 | 1994年 | 尼加拉瓜 |
16 | 古巴 |
韓國 |
日本 |
第三十三屆 | 1998年 | 義大利 |
16 | 古巴 |
韓國 |
尼加拉瓜 |
第三十四屆 | 2001年 | 中華民國 |
16 | 古巴 |
美國 |
中華台北 |
第三十五屆 | 2003年 | 古巴 |
16 | 古巴 |
巴拿馬 |
日本 |
第三十六屆 | 2005年 | 荷蘭 |
18 | 古巴 |
韓國 |
巴拿馬 |
第三十七屆 | 2007年 | 中華民國 |
16 | 美國 |
古巴 |
日本 |
第三十八屆 | 2009年 | 歐洲八國聯合舉辦 [註 1] |
22 | 美國 |
古巴 |
加拿大 |
第三十九屆 | 2011年 | 巴拿馬 |
16 | 荷蘭 |
古巴 |
加拿大 |
獎牌數統計
排名 | 国家/地区 | 金牌 | 银牌 | 铜牌 | 總數 |
---|---|---|---|---|---|
1 | 古巴 | 25 | 4 | 2 | 31 |
2 | 美國 | 4 | 7 | 4 | 15 |
3 | 委內瑞拉 | 3 | 2 | 4 | 9 |
4 | 哥伦比亚 | 2 | 2 | 2 | 6 |
5 | 1 | 5 | 2 | 8 | |
6 | 波多黎各 | 1 | 4 | 4 | 9 |
7 | 1 | 3 | 2 | 6 | |
8 | 英國 | 1 | 0 | 0 | 1 |
荷蘭 | 1 | 0 | 0 | 1 | |
10 | 尼加拉瓜 | 0 | 5 | 5 | 10 |
11 | 墨西哥 | 0 | 4 | 1 | 5 |
12 | 日本 | 0 | 1 | 5 | 6 |
13 | 中華臺北 | 0 | 1 | 3 | 4 |
14 | 巴拿马 | 0 | 1 | 2 | 3 |
15 | 加拿大 | 0 | 0 | 2 | 2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