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城市组织
世界遗产城市组织(或译世界遗产城市联盟,法文:,简称;英文:,简称:;西班牙文:,简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下属组织机构,是一个非盈利性、非政府的国际组织,于1993年9月8日在摩洛哥的非斯成立,总部设在加拿大的魁北克市。该组织的宗旨是负责沟通和执行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各项公约和决议,借鉴各遗产城市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进一步促进各遗产城市的保护工作。
至今,该组织已经有200余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城市作为成员,另有数座观察员城市[1]。部分城市分属于以下6个地区秘书处,其中有一些城市同时属于多个地区秘书处,但也有许多城市不属于任何一个地区秘书处[2]。
世界遗产城市列表
国名及城市名按英语字母顺序排列,括号内为所属地区秘书处。标*的为观察员[1]。
阿尔及利亚(2座)
亞美尼亞(2座,其中观察员城市1座)
奥地利(2座)
阿塞拜疆(1座)
- 巴库古城(南欧与地中海地区、中东欧地区)
巴林(1座)
巴巴多斯(1座)
比利時(2座)
布鲁日城鸟瞰百慕大(1座)
玻利维亚(2座)
(1座)
- 莫斯塔尔(南欧与地中海地区)
巴西(6座)
保加利亚(1座)
- 内塞伯尔(中东欧地区)
加拿大(2座)
佛得角(1座)
- 旧城(南欧与地中海地区)
智利(1座)
中华人民共和国(5座)
哥伦比亚(2座)
卡塔赫纳要塞- 卡塔赫纳(拉丁美洲地区)
- 圣克鲁斯德蒙波斯
(3座)
古巴(3座)
(1座)
- 威廉斯塔德(拉丁美洲地区)
捷克(3座)
布拉格历史中心厄瓜多尔(2座)
埃及(1座)
爱沙尼亚(1座)
衣索比亞(1座)
斐济(1座)
芬兰(1座)
- 劳马(北欧与北美地区)
法國(9座)
德國(10座)
施特拉尔松圣尼各老主教座堂希臘(2座)
匈牙利(1座)
- 布达佩斯(中东欧地区)
印度尼西亞(5座,其中观察员城市2座)
伊朗(1座)
以色列(3座,包括有争议的耶路撒冷)
義大利(3座)
日本(2座)
(1座)
- 突厥斯坦(欧亚地区)
肯尼亚(2座)
老挝(1座)
- 琅勃拉邦(亚太地区)
拉脫維亞(1座)
- 里加(中东欧地区、北欧与北美地区)
利比亞(1座)
立陶宛(1座)
- 维尔纽斯(中东欧地区、北欧与北美地区)
盧森堡(1座)
- 卢森堡市(北欧与北美地区、南欧与地中海地区)
马来西亚(2座)
(1座)
廷巴克图琼盖拉柏清真寺馬爾他(1座)
墨西哥(12座)
莫雷利亚主教座堂蒙特內哥羅(1座)
- 科托尔(南欧与地中海地区)
摩洛哥(5座)
莫桑比克(1座)
尼泊尔(3座)
荷蘭(1座)
- 皮爾默倫德(北欧与北美地区)
北馬其頓(1座)
- 奥赫里德(中东欧地区)
挪威(2座)
- 卑尔根
- 勒罗斯
巴拿马(1座)
秘魯(4座)
库斯科拉孔帕尼亚教堂菲律賓(2座)
- 米亚高
- 维甘
波蘭(4座)
葡萄牙(6座)
波尔图历史中心大韓民國(16座)
新加坡(1座)
羅馬尼亞(2座)
- 别尔坦
- 锡吉什瓦拉(中东欧地区)
俄羅斯(7座)
塞内加尔(2座)
斯洛伐克(2座)
- 班斯卡什佳夫尼察(中东欧地区)
- 巴尔代约夫
西班牙(17座)
斯里蘭卡(3座)
瑞典(2座)
维斯比古城墙- 卡尔斯克鲁纳
- 维斯比(北欧与北美地区)
瑞士(1座)
叙利亚(2座)
坦桑尼亚(1座)
突尼西亞(3座)
土耳其(4座)
烏克蘭(2座)
利沃夫城鸟瞰- 切尔尼夫齐
- 利沃夫(中东欧地区)
英国(2座)
巴斯城鸟瞰美國(2座)
乌拉圭(2座)
- 科洛尼亚-德尔萨克拉门托(拉丁美洲地区)
- 弗赖本托斯
(1座)
委內瑞拉(1座)
- 科罗
越南(2座)
外部链接
- (繁體中文)蘇州成為“世界遺產城市聯盟”第209個成員城市
- (简体中文)中国承德、丽江、平遥、苏州等城市成功加入世界遗产城市联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