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愛芝

丘愛芝(Hiker Chiu, 1966年)是台灣的人權活動家。

透過無國界「擁抱陰陽人」活動,丘愛芝向世人介紹多元性別的存在

他是亞洲華人中第一位公開現身的雙性人(又稱為間性人、陰陽人等,泛指生理上不符合傳統定義的二元性別者)。

作為華語圈第一個雙性人支持團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國際陰陽人組織-中文版」的創辦人,他致力於推動台灣及其它華語圈的雙性人權益。

生平

丘愛芝生於台北[1],上有四位兄姊。丘愛芝的父親有為孩子寫日記的習慣,他在丘愛芝出生時寫下「爸爸很抱歉,讓你有這樣的身體,不管你是男生還是女生,爸爸都愛你」。丘愛芝在六歲時被動過兩種手術,一次是剖腹探查內生殖器的手術,一次是切除手術[2],被手術決定為女性,但他當時並不清楚自己動了什麼手術,長大後詢問父母得到的答案是割盲腸手術,但他和割過盲腸的同學提起此話題時,發現動刀的位置不同。在丘愛芝還不知道自己的性別前,他認為自己是女性,身分證上的註記也是女性[3],並在成長過程中接受社會對於女性形象的價值灌輸。不過他並沒有經歷女性的青春期,也沒有穿胸罩和使用化妝品,反而是喉結微微突起,也長了一點鬍鬚,此外他的身高從10歲之後就沒有再長高,為144公分[4]。儘管丘愛芝的父母為此帶著他求診,也始終沒有效果,在丘愛芝多次詢問後,他才在17歲那年從父親那裏拿到自己在六歲時的病歷[5],並得知自己被診斷為假性陰陽人[6]。他表示自己當初對此一無所知,每當他要問父母時,對方的表情總是很痛苦,也沒有告訴他任何資訊,因此他感到很恐怖。[7]

隨著年齡增長,丘愛芝的相貌越來越男性化,在買衣服、上公共廁所時都感到困擾[3],也時常被問是男或是女[8],進入輔仁大學英文系後屢屢受到異樣眼光[9],使得丘愛芝不願意出門或與人交流。進入社會後,他找到一份英文祕書工作,但因性別問題不斷困擾著他,使他告別職場,在家從事翻譯工作[3]。29歲時,他與擔任女同志活動義工時認識的一名女性交往,在十年後因為對方認為他太像男生而分手[3],這讓他感到無處可去,不得不正視自己的性別處境。在就讀佛光大學生命研究所期間,弄清楚自己的病歷並確認自己是雙性人,但他並沒有怨恨自己的雙親,他認為他們是為了保護自己才選擇隱瞞[4]。丘愛芝將自己的故事寫成碩士論文《現身、發聲—一個陰陽人的覺醒與實踐歷程》[6],寫論文的過程中,丘愛芝訪問了母親的友人和鄰居,發現自己的母親從來沒有把自己的性別透露給他們。[7]

推動雙性人人權

2008年時,因為阿根廷的雙性人題材電影《我是女生,也是男生》,丘愛芝得知了「Intersex」這個名詞[1],上網查詢之後,發現世界上不是只有自己是雙性人[10][11][8]。在接觸並認識國際陰陽人組織創辦人C.Hinkle後,受到他的鼓勵,丘愛芝在2008年11月8日創辦該組織的中文版「國際陰陽人組織-中文版」,這是中文圈第一個雙性人支持團體[10][12],而他也公開現身表明自己的雙性人身分,是亞洲華人中第一位公開現身的雙性人[4]。他在就讀樹德科技大學博士班期間,用該校的百萬圓夢計畫到美國訪問其他雙性人,並走訪了十多個國家,在十年之間接觸了上百位雙性人,了解他們的生命故事[6][2]

2010年8月15日至9月8日,丘愛芝前往美國與包括C.Hinkle在內的五位雙性人見面,受到他們的鼓勵[11][13],回國後,丘愛芝積極推動雙性人權益,發起「全球擁抱陰陽人運動」[9],到台北、馬德里、比利時等地分享經驗[10],或透過參與同志遊行宣揚信念[11]。作為第一個中文雙性人組織的創辦者,他也經常收到來自於台灣以外華人的雙性人的求助訊息。[14]

丘愛芝的故事被緯來電影台改編為電影《海吉拉》(2017年)。[15]

觀點

丘愛芝的英文名「Hiker」意思是「漫遊者」,他認為雙性人探索自己的過程就如同漫遊者一般[16]。他表示對有著二元性別觀念的社會而言,「不男不女」的人一直受到歧視[17],而「陰陽人」是華人對不男不女的一個普遍俗稱,本身沒有貶意,只是使用者的態度具有貶意。他認為陰陽人可以像「酷兒」一樣,從原本負面的意思轉變為帶有正面意義的詞彙[18][19]。他不希望有陰陽人在自己懵懂無知的時候被手術失去了完整的身體[3],也鼓勵其他陰陽人勇敢做自己,不要為了符合社會期待接受不必要的手術[10]。2013年,當中華民國衛福部在召開「性別變更登記認定要件研商會議」並決議變更性別登記不需醫療認定後,丘愛芝評論內政部必須重新學習「性別認同是由當事人認定」這件事。[20]

教育背景

高中 - 臺北市立復興高級中學

大學 - 輔仁大學, 英國語文學系

研究所 - 佛光大學, 生命學研究所; 樹德科技大學博士班

參考來源

  1. . 國際陰陽人組織-國際中文版.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4) (中文(臺灣)).
  2. 陳昌遠、宋岱融、管佈霖. . 鏡週刊. 2017-08-29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中文(臺灣)).
  3. . 蘋果日報. 2018-08-19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2) (中文(臺灣)).
  4. . 蘋果日報. 2018-08-20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9) (中文(臺灣)).
  5. . 中天快點TV. 2017-11-01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8) (中文(臺灣)).
  6. 陳昌遠、宋岱融、管佈霖. . 鏡週刊. 2018-01-29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5) (中文(臺灣)).
  7. 陳昌遠、宋岱融、管佈霖. . 鏡週刊. 2017-08-29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8) (中文(臺灣)).
  8. Pierre-Henri Allain Envoyé spécial à Douarnenez (Finistère). . liberation. 2015-07-01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3) (法语).
  9. 陳筱柔、潘嘉威. . 中國報. 2017-05-29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5) (中文(臺灣)).
  10. . 蘋果日報. 2018-08-19 [2018-08-26] (中文(臺灣)).
  11. . 中央通訊社. 2010-11-06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5) (中文(臺灣)).
  12. . 國際陰陽人組織-國際中文版.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8) (中文(臺灣)).
  13. 洪安怡. . 中國時報. 2018-06-15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中文(臺灣)).
  14. 洪滋敏. . 端傳媒. 2016-02-04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0) (中文(臺灣)).
  15. EVA LEE. . 柯夢波丹. 2018-06-10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0) (中文(臺灣)).
  16. . 星島日報. 2014-08-13 [2018-08-26] (中文(臺灣)).
  17. 李修慧. . 關鍵評論網. 2018-06-14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5) (中文(臺灣)).
  18. 陳昌遠、宋岱融、管佈霖. . 鏡週刊. 2017-08-29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中文(臺灣)).
  19. 張金權. . 苦勞網. 2011-05-17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1) (中文(臺灣)).
  20. Derek Yiu. . Gay Star News. 2013-12-09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6) (英语).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