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新技术局
中国科学院新技术局是1960年代中国科学院设立的科研管理机构。
历史
1958年9月13日,院党组碰头会决定成立中国科学院党组新技术办公室,做为抓尖端研究的办事机构。主要任务是:“帮助党组梳辫子,与各方面挂钩,掌握数字,具体工作仍由各职能局负责”。由计划局副局长谷羽兼办公室主任。[1]
1960年7月18日毛泽东在北戴河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中国科学院党组决定充分发挥科学院优势,集中力量加强国防尖端科学研究工作,成立新技术局,统管科学院中承担国防任务的单位,列入军工待遇。 1960年7月20日,新技术办公室撤销,成立中国科学院新技术局,谷羽担任局长,宋政为副局长,陆授观为计划处长,后来又有张和清、王世珍和苏景一担任副局长。中科院将科研所分为归口计划局和新技术局两大类。以承担尖端研究的科技人员超过该所全体科技人员60%为标准,把22个研究所划入新技术局口。[2]此后随任务扩大又有增加。到1965年的时候,新技术局归口管理的研究机构发展到42个,仪器厂4个,共3万人,中科院党组决定由裴丽生分管。
1961年,毛泽东批示:“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为此,聂荣臻副总理提出:五院(即后来的七机部)、二机部、中国科学院,“三家要拧成一股绳”,共同完成任务。1961年7月,国防科委决定由刘杰、钱三强、张劲夫、裴丽生、刘西尧组成二机部和中科院的五人协作小组,由王诤、钱学森、张劲夫、裴丽生、刘西尧组成国防部五院和中科院的五人协作小组。
1965年6月,科学院向聂荣臻副总理呈送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技术工作,更好地为国防服务的请示报告》,建议成立中国科学院新技术委员会,得到批准。1966年1月中国科学院新技术委员会成立时,裴丽生任主任,副主任张从周(从力学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调任)、李德仲、卫一清、杨刚毅、谷羽。
1967年3月聂荣臻向中央写了《关于军事接管和调整改组国防科研机构的请示报告》,先后经周恩来、毛泽东签批。1967年10月25日,毛泽东批准聂荣臻《关于国防科研体制调整、改组方案的报告》,决定成立若干研究院,新技术局及其归口的46个所、厂分别调整到对口的8个研究院,另有10个所未分配留在科学院。新技术局机关人员被分配到13个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