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反西方情緒

中國反西方情緒自1990年代初以來逐漸增長,其中尤其以中國青年為主[1]。其中使反西方情緒激增的較為突出的事件包括1999年北約轟炸中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2]、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2008年西藏騷亂中西方媒體的偏見 [3][4]奧運會火炬接力境外群體示威抗議[5]、而近年則主要圍繞著中西方的意識形態衝突與西方國家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权上的争议等。

在21世紀初期,根據公共民意調查顯示,多數中國人曾經對美國等西方國家持友好態度[6]。但自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于2012年上台后,尤其是2018中美贸易战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爆发之后,中國民族主義被強化,在國内開展如四个自信中國夢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鞏固統一意識形態 [7][8],在海外展開战狼外交,把一些问题的责任全部甩给西方(包括无端指责),都在客觀上使中國人對西方國家的觀感急劇下降。現時,中國人普遍對西方保持負面觀感[9][10],懷疑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動機[6],其一般被認為源自百年來西方對中國欺侮的歷史記憶及当今西方政府的一些对华政策。 [11]

後來隨著中国經濟與市場地位快速提升,即使是移民和留學生民族主義也非常強烈,美國之音報導,中國民族主義正從過去的防衛和屈辱意識,隨著軍力與工業技術力的爆發式發展,思想轉移到擴張與推進的形式,如果不加以控制,民族主义有趨於極端的傾向,那給中國帶來民主反而可能會激化這種情緒,從而導致更大的危害性[12]

历史

清朝

反西方情绪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义和团运动中就有出现。当时拳民袭击西方人,传教士和皈依的基督教的中国人。清朝内部分为了反西方派、温和派以及改革派。在支持义和团运动中,包括了端郡王載漪以及曾带领10000名穆斯林甘军在廊坊阻击战攻击并击退八国联军的清军将领董福祥[8]

国民党反西方主义

国民党内部也存在反西方情绪。国民党内部的穆斯林将领白崇禧在广西掀起了反西方的声浪,攻击美国、欧洲和其他外国人和传教士,使该省对外国人来说不再安全。西方人逃离该省并且一些皈依基督教的中国人被视为帝国主义的代理人而被攻击。西方人在街上遭到袭击,其中许多人逃往各自国家的领事馆[10]。该运动的三个目标是反西方、反帝国主义和反宗教[9]

作为国民党大员,白崇禧以及其他广西大员允许共产党继续攻击外国人以及损毁神像。因为他们的共同目标是将列强驱逐出中国,但他们阻止了共产党所发起的社会变革。[13]

白崇禧同时也想将西方势力从中国的其他地方驱逐出去。白崇禧公开表示,宣称中国的中国少数民族正在遭受“外国压迫”。白崇禧号召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协助他们把外国人赶出去。他本人效仿左宗棠陕甘回乱中的领导方式,想带领一支军队远赴新疆夺回新疆的控制权。值得一提的是,白崇禧也是回民中的一员[12]

国民党中效仿墨索里尼褐衫党的法西斯式的非法军事组织蓝衣社,其反西方以及反共,并表示其日程就是将外国帝国主义(日本和西方)逐出中国,消灭共产主义以及封建主义[14]。除了反共以外,一些国民党成员,包括反美蒋介石左膀右臂戴笠,他们都想要消除美国的影响[15]

当代事例

1999年北约轰炸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

1999年5月7日,北约飞机轰炸了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造成三名中国公民死亡。美国声称爆炸是使用过时地图造成的事故,但只有少数中国人接受这种解释。[16] 这起袭击引起了广泛愤怒,此次袭击发生后,中国官员将爆炸事件描述为“野蛮行径”[17]和“战争罪”[18],而在欧洲和美国的中国学生则示威反对“北约法西斯主义”[19]

在中国,数千人参与了北京和其他省会城市的抗议游行,一些抗议者向美国和其他北约国家的外交使团投掷了汽油弹和石块[20],而在成都的美国领事馆遭到了燃烧弹袭击[19]

參見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中國反西方情緒

參考資料

  • 本作品在其來源國以及其他期限是作者逝世後{{{X}}}年或以下的國家與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1. . ABC. 2008-04-24 [2009-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7).
  2. Peter Hays Gries. . The China Journal (Canberra, Australia: Contemporary China Center,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July 2001, 46 (46): 25–43. ISSN 1324-9347. JSTOR 3182306. OCLC 41170782.
  3. . China Daily. 2008-02-28 [2009-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4. . BBC News. 2008-03-25 [2009-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31).
  5. . China Daily. 2008-04-19 [2009-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0).
  6. (PDF). Committee of 100 with assistance from Zogby International and Horizon Research Consultancy Group. 2008 [2009-06-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11-09).
  7. Zhao, Suisheng: "A State-led Nationalism: The Patriotic Education Campaign in Post-Tiananmen China",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 Vol. 31, No. 3. 1998. pp. 287-302
  8. . [2021-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8).
  9. . 环球时报. [2021-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中文(中国大陆)).
  10. Welle (www.dw.com), Deutsche. . DW.COM. [2021-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6) (中文(中国大陆)).
  11. Peter Ford. .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2008-04-17 [2009-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2).
  12. . [2021-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3).
  13. Diana Lary.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4: 100 [2010-06-28]. ISBN 0-521-20204-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1).
  14. Frederic E. Wakeman.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75 [2010-06-28]. ISBN 0-520-23407-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5).
  15. Jonathan Fenby. . Carroll & Graf Publishers. 2005: 414 [2010-06-28]. ISBN 0-7867-1484-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5).
  16. Peter Hays Gries. . The China Journal (Canberra, Australia: Contemporary China Center,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July 2001, 46 (46): 25–43. ISSN 1324-9347. JSTOR 3182306. OCLC 41170782. S2CID 145482835. doi:10.2307/3182306.
  17. . CNN. 7 May 1999 [9 Ma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18. . BBC News. 8 May 1999 [9 May 2009].
  19. Peter Hays Gries. . The China Journal (Canberra, Australia: Contemporary China Center,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July 2001, 46 (46): 25–43. ISSN 1324-9347. JSTOR 3182306. OCLC 41170782. S2CID 145482835. doi:10.2307/3182306.
  20. . CNN. 10 May 1999 [9 Ma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7).

擴展閱讀

  • Ssŭ-yü Têng, John King Fairbank. illustrated, reprin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2011-05-15]. ISBN 0-674-12025-6.

本作品在其來源國以及其他期限是作者逝世後106年或以下的國家與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