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龍子台灣亞種

中國石龍子台灣亞種學名:),Van Denburgh於1912年命名。分佈於台灣本島。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台灣。[1]

中國石龍子台灣亞種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Reptilia
目: 有鳞目 Squamata
科: 石龍子科 Scincidae
属: 石龍子屬 Plestiodon
种:
中国石龙子 P. chinensis
亚种:
中國石龍子台灣亞種 P. c. formosensis
三名法
Plestiodon chinensis formosensis

描述

體長最大約13公分,全長可達33 公分。鱗片無稜脊,外表光滑。其幼體與成體體色不同,幼體體背黑色,且背部有數條斑駁的金色縱帶,兩側的身體則綴有許多白色或黃白色的斑點,體腹部為淺褐色或乳白色,尾部的中後段有著些微的藍色。[2][3]

體色會隨著成長改變,幼時具有的金色縱帶、白黃色斑點以及尾部的藍色調會逐漸消失。成體體背轉為深褐色或灰褐色,鱗片邊緣為黑色,頭部兩側及耳孔處常具橘紅色。[3]

習性

日行性,以昆蟲及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卵生,曾經有一次產下19枚卵的紀錄。雌體有護幼之行為,攻擊性很強。其尾巴極容易自割[2][3]

棲地

為臺灣特有亞種,廣泛分布於臺灣海拔1000公尺以下山區及平地草叢,也能在住家房屋附近發現。[2]

參考文獻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2. 王緒昂. . 臺灣生命大百科. 2013-11-06 [2019-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9).
  3. 羅宇凱; 鍾鈞斌. (PDF). 國立內埔農工野生動物保育科. [2019-01-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1-1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