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星系列卫星

中星系列卫星英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主要用于电视广播以及数据传输,服务范围覆盖中国全境、亚太、中东、澳大利亚、欧洲、非洲等地区,目前中星系列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属的中国卫星通信集团负责运营。

中星系列卫星最初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下属的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负责运营[1],在2007年以前,中国国内的通信卫星市场除了中国卫通运营的中星系列卫星和中卫1号卫星之外,还有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运营的鑫诺系列卫星[2]。2009年4月,作为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的母公司,中国卫通的卫星运营和卫星应用业务全部并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3]。从2010年开始,原鑫诺卫星和中卫1号卫星陆续被纳入中星系列卫星。

卫星来源

采用Spacebus-4000C2平台的亚太6号卫星,中星系列有3颗卫星采用该卫星平台

目前运营中的中星系列卫星全部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制造,其中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制造的中星系列卫星主要采用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

在进口卫星方面,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就曾计划向西方国家购买广播卫星,因国民经济调整未能成行[4]。从1983年开始,广播电视部下属的中国广播卫星公司再次与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卫星制造商洽谈购买广播卫星的事宜[5][6],最终国务院决定自行研制通信广播卫星。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卫星通信主要依靠自行研制的东方红二号系列卫星,并同时租用国际通信卫星的转发器作为补充。这种情况在1992年发生变化,当时用于电视传输的东方红二号甲01星和02星即将到寿,04星发射失败,而东方红三号卫星进度一再推迟。为了保证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不中断,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于1992年12月从美国GTE公司购买一颗二手卫星,并于1993年7月投入使用[7]

由于国产通信卫星尚未成熟,且整体技术水平较当时国际上同类卫星有很大差距,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多次从西方国家购买通信卫星,这其中包括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中星7号、法国宇航公司制造的鑫诺1号、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中卫1号,以及美国劳拉公司制造的中星8号。从1999年开始,美国将卫星和相关零部件列入ITAR清单,致使中国无法用长征火箭发射西方国家的卫星。随后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推出了不含ITAR管制零部件的Spacebus-4000C2系列卫星,中国是该卫星的主要客户,中国卫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控股的亚太卫星一共购买了5颗采用该平台的卫星。2012年,美国指控该型号卫星的零部件违反了出口管制条例[8],2013年泰雷兹阿莱尼亚停止生产该型号卫星[9]

卫星一览

民用通信卫星

本列表主要列出由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及前身公司运营的中星系列卫星。

名称卫星平台制造商转发器数量发射载具发射时间发射地点定点状态备注
中星5号AS-3000RCA公司
 美國
18路C波段,6路Ku波段阿丽亚娜1号运载火箭1984年5月22日圭亚那航天中心115.5° E失效原美国GTE公司所属空间网一号,1992年12月购入[10]
中星5RAS-3000RCA公司
 美國
18路C波段,6路Ku波段阿丽亚娜3号运载火箭1984年11月10日圭亚那航天中心115.5° E失效原美国GTE公司所属空间网二号,1997年购入[11]
中星5AA2100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美國
18路C波段,20路Ku波段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1998年5月30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87.5° E失效原中卫一号[12]
中星5BSpacebus-3000A法国宇航公司
 法國
24路C波段,14路Ku波段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1998年7月18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10.5° E失效原鑫诺一号[13]
中星5C东方红三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
10路C波段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2007年6月1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25° E失效原鑫诺三号
中星5DHS-376休斯公司
 美國
24路C波段长征三号运载火箭1996年7月3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51.5° E失效原134° E亚太1A,仅用于占位
中星5EHS-376休斯公司
 美國
24路C波段长征三号运载火箭1994年7月21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63° E失效原138° E亚太1号,仅用于占位
中星6号东方红三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
24路C波段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1997年5月12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25° E失效接替1994年发射后定点失败的东方红三号01星[14]
中星6A东方红四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
24路C波段,8路Ku波段,1路S波段长征三号乙改进Ⅱ型2010年9月5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25° E失效原鑫诺六号[15],发射后氦气增压系统出现泄漏[16],寿命减少
中星6BSpacebus-4000C2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
 法國
38路C波段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2007年7月5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15.5° E在轨
中星6C东方红四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
25路C波段长征三号乙改进Ⅱ型2019年3月10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30° E在轨
中星6D东方红四号增强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
25路C波段,25路Ku波段长征三号乙改进Ⅱ型2022年4月15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25° E在轨
中星6E东方红四号增强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
C波段、Ku波段、Ka波段长征三号乙改进Ⅱ型2023年11月9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15.5° E在轨计划接替中星6B
中星7号HS-376休斯公司
 美國
24路C波段长征三号运载火箭1996年8月18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15.5° E[17]发射失败火箭三级故障,发射失败
中星8号FS-1300劳拉空间系统公司
 美國
36路C波段,16路Ku波段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1999年计划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15.5° E取消1997-3-订购,因无法取得出口许可,合同取消[18]
中星9号Spacebus-4000C2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
 法國
22路Ku波段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2008年6月9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92.2° E在轨
中星9A东方红四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
24路Ku波段长征三号乙改进Ⅱ型2017年6月19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01.4° E失效原鑫诺四号,火箭三级工作异常,经自身动力入轨,剩余寿命评估4.04年。2021年2月7日离轨[19]
中星9B东方红四号增强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
25路Ku波段长征三号乙改进Ⅱ型2021年9月9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01.4° E在轨
中星10号东方红四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
30路C波段,16路Ku波段长征三号乙改进Ⅱ型2011年6月21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10.5° E在轨原鑫诺五号[20],有效载荷由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提供[21]
中星11号东方红四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
26路C波段,19路Ku波段长征三号乙改进Ⅱ型2013年5月2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98° E在轨
中星12号→中星15ASpacebus-4000C2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
 法國
28路C波段,28路Ku波段长征三号乙改进Ⅱ型2012年11月27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87.5° E在轨
中星15号/白俄罗斯通信卫星1号东方红四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
20路C波段,18路Ku波段长征三号乙改进Ⅱ型2016年1月16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51.5° E在轨有效载荷由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提供[22]
中星16号东方红四号S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
26路Ka波段长征三号乙改进Ⅱ型2017年4月12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10.5° E在轨又名实践十三号[23]
中星18号东方红四号增强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
30路Ku波段,14路Ka波段,2路Ka BSS波段长征三号乙改进Ⅱ型2019年8月19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15.5° E失效有效载荷由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提供[24],卫星整星掉电[25]
中星19号东方红四号增强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
?路C波段,?路Ku波段,28路Ka波段长征三号乙改进Ⅱ型2022年11月5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63° E在轨
中星26号东方红四号增强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
50路Ka波段长征三号乙改进Ⅱ型2023年2月23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25° E在轨

东方红二号甲卫星

军民两用的东方红二号甲系列卫星在中国向国际电信联盟频率登记委员会提交的材料当中被命名为“CHINASAT”[26],不过该系列卫星在中国国内并不被称为“中星”。

名称卫星平台制造商转发器数量发射载具发射时间发射地点定点状态备注
CHINASAT-1东方红二号甲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
4路C波段长征三号运载火箭1988年3月7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87.5° E失效实用通信卫星01星[27]
CHINASAT-2东方红二号甲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
4路C波段长征三号运载火箭1988年12月22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10.5° E失效实用通信卫星02星[27]
CHINASAT-3东方红二号甲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
4路C波段长征三号运载火箭1990年2月4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98° E失效实用通信卫星03星[27]
CHINASAT-4东方红二号甲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
4路C波段长征三号运载火箭1991年12月28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15.5° E发射失败实用通信卫星04星,火箭三级故障,发射失败[27]

军用通信卫星

部分在国际电信联盟以“CHINASAT”名义登记,并且以“中星”名义报道的卫星实际上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使用的军用通信卫星[28],例如中星22号(烽火一号)和中星20号(神通一号)等。

参见

参考文献

  1. . 知网空间. 1997年 [2020-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2. . 新浪科技. 2006-07-06 [2020-05-20].
  3. . 央视网. 2009-04-10 [2020-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6).
  4. 4th. Aerospace Press. ISBN 978-1884989094.
  5. 郑学文. . 《上海航天》. [2020-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6. 张希舜. . 《国外空间动态》. [2020-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7. 任祥麟. . 《通讯世界》. [2020-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8. Peter B. de Selding. . SPACENEWS.
  9. Peter B. de Selding. . SPACENEWS.
  10. 张照炎,陈英才. . 《国际太空》.
  11. David M. Harland, Ralph Lorenz. . Springer. 2005. ISBN 978-0387215198.
  12. . 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0-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13. . 人民网.
  14. 范本尧, 曹志先. . 《中国航天》.
  15. . 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5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8日).
  16. . 央广网. [2020-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17. . 《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 [2020-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18. . 新浪网. [2020年5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3-13)./10091206460s.shtml |dead-url=no }}
  19.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管理中心.
  20. . 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5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10日).
  21. 魏强; 石明; 王益红. . 《国际太空》. [2020-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22. Caleb Henry. . SpaceNews.
  23. . 新浪网. [2020-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24. Zhao Lei. . China Daily. [2020-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3).
  25. . 澎湃新闻. [2020-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26. 但森, 李晔. . 《电信科学》.
  27. 刘杰荣, 李晔. . 《中国航天》.
  28. . 《国际太空》. [2020-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