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 (大乘佛教)
佛教術語,佛教所稱的中道(梵語:)係指有別於常見外道的常邊與斷見外道的斷邊,即法界實相不落於任一邊,非兩邊。故如執著此中道即非中道,因執著有之一邊故。法界實相雖不落空有兩邊,然亦不離空有二邊[2]。佛教的中道有二乘的中道與大乘不共二乘的中道。[3]
- 二乘的中道依五陰十八界的有兩邊而說離兩邊,意即因有五陰十八界,故必有如苦樂、來去、空有、生滅、垢淨、增減、生死、有無、....種種相對的兩邊,離此兩邊即是二乘的中道,意即將滅(五蘊、無明)止生入涅槃即無兩邊。二乘的中道又可分為聲聞菩提的中道及緣覺菩提的中道[4]。
- 大乘不共二乘的中道亦可分為三,
- 一者依如來藏[6]之體性的本無兩邊故永不落兩邊的中道(如如來藏心體的不生不滅、不增不減、非斷非常、...等等)[7],
- 二者依如來藏的體性與其所生的萬法和合運作而言的中道。意即萬法雖有兩邊然如來藏的心體依然永無兩邊,故言如來藏與萬法非有兩邊非無兩邊,例如:非有變異非無變異、非有苦樂非無苦樂、非有貪瞋非無貪瞋、...等等之中道,
- 三者以一切諸法攝歸如來藏而言一切法皆是中道,正如《法華經卷二》〈信解品〉所說的「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亦無滅,無大亦無小,無漏亦無為」。
- 大乘佛教中的中道,如八不中道或佛性[8]等的說法,都是在闡述以人人原本具足第八識如來藏為本的佛性[9]、中道性,唯第八識如來藏恒具諸中道性,故能為大乘佛法中一切中道所說之本。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专题 |
聲聞乘的中道
- 《中阿含經》:「五比丘,當知有二邊行,諸為道者所不當學:一曰著欲樂下賤業凡人所行,二曰自煩自苦,非賢聖求法,無義相應。五比丘,捨此二邊,有取中道,成明成智,成就於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覺,趣於涅槃;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是謂為八。」[10]
- 聲聞道的修行者應行離五蘊苦(苦行亦然)樂兩邊的中道。聲聞者因有五蘊即有生死、空有、苦樂、貪厭,...等等兩邊的煩惱。眾生的諸煩惱皆因有五蘊我故,若無五蘊我即無諸煩惱如生死的兩邊而得解脫。反之若貪著五蘊十八界中的任一法,即落於有之一邊即非中道,即是流轉生死煩惱之本,與解脫道不相應。故聲聞行者應觀五蘊的無常、苦、空、虛妄並進斷五蘊十八界的貪著、依四聖諦、八正道即可斷我見、我執趣於涅槃[11]。此為依五蘊的有兩邊而離兩邊的中道的一個例子。
緣覺乘的中道
- 《雜阿含經》:「我若答言有我,則增彼先來邪見;若答言無我,彼先痴惑,豈不更增痴惑?言先有我,從今斷滅,若先來有我,則是常見,於今斷滅則是斷見。如來離二邊處中說法。所謂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生。謂緣無明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12]
大乘佛教的中道
- 大乘不共二乘的中道[14],是以真心如來藏的本來自性清淨心體為本,親証如來藏即是明心,明心即能現觀如來藏心體中的諸中道性,如來藏心體從不與六塵相應[15],不與六塵相應即無六入,即無五蘊十八界的苦樂、善惡、生滅、常斷、動靜、通塞、濁清、麤細、貴賤、違順、明闇、動靜....等等相對的兩邊。如來藏心體雖永無兩邊,兩邊卻為如來藏所含攝,意即如離如來藏即無兩邊的存在。故如來藏非有兩邊非無兩邊。
- 另如來藏心體亦有能生萬法的體性[16]。 親証如來藏者能現觀如來藏本無兩邊的中道,亦能現觀一切法皆是中道,一切法皆因如來藏而有(即如無如來藏即無一切法)故。
- 如來藏與萬法兩者和合運作故能現非我不異我(非一非異)、不垢不淨、不斷不常、不來不去等等之中道。故唯親証如來藏者方能真實了知大乘佛教的中道義。未親証者唯能以意識思惟憶測想像之,不能現觀並如實了知其真實義。例如,「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污難可了知。有二法難可了知。謂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了知。」[17] 意即未証悟者對自性清淨如來藏心的不垢不淨的中道難可了知。故知如來藏心體雙俱不離清淨、染污兩邊,卻也不墮清淨、染污兩邊。大乘佛教俱有無量無數的中道皆因如來藏的體性故。
中觀學派
修學中道的觀行謂之為中觀,根源自龍樹《中論》,中觀學派以中觀立宗。中觀派的中道觀,又稱八不中道,語出於龍樹所造《中論》頌文之中。「八不」的內容,即是「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
離兩邊的中道是《般若》經中非常重要的智慧。世間的一切法,皆是因緣所生的戲論,無常生滅、苦、空,都不離生與滅,不是斷即是常,只有般若實相才是不一不異,亦沒有去來的中道。[18][19]
-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20]此即一般學佛人所稱為八不中道。
-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21]
- 「若一切皆空(空無),無生亦無滅,如是則無有四聖諦之法。.....。若一切不空(實有常住),則無有生滅,如是則無有四聖諦之法。...」意即若無如來藏,則一切皆空與不空皆有無四聖諦、無三寶、壞因果、壞罪福、壞世俗法之過失。[21]故實相(空義如來藏)[22]與一切法非空非不空。
- 「若我是五陰,我即為生滅,若我異五陰,則非五陰相。」我是五陰與我異五陰皆有過失,故如來藏我(常樂我淨的我)與五陰非一非異。及「諸法實相(如來藏)中,無我非無我。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靜如涅槃。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23]皆是《中論》闡示中道的例子。
《大智度論》中的中道:「非有亦非無,亦無非有無,此語亦不受,如是名中道。」意即不墮有、無兩邊,亦不離有、無兩邊,亦不執受此語。[24]
瑜伽行唯識學派的主要論著
- 唯識與中觀皆以第八識如來藏為體來論說,兩者之異唯所修前後有別,深淺有異爾。意即中觀為世尊於二轉法輪中般若經典之所說,唯識為世尊於三轉法輪所宣說諸唯識經典之一切種智,故中觀與唯識之理不二。
- 《成唯識論卷七》:「虛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則契中道。」[26]
- 《大乘起信論》:「心生滅門者。謂依如來藏有生滅心轉。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謂能攝一切法。能生一切法。」[27]
- 《大乘起信論》:「一切心識(七轉識)相(心)即是無明相。 與本覺(如來藏)非一非異。非是可壞非不可壞。」[28]
- 《大乘起信論》:「…真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常恒究竟。從無始來本性具足一切功德。……。本性清淨心義。常樂我淨義。寂靜不變自在義。如是等過恒沙數非同非異不思議佛法無有斷絕。依此義故名如來藏。亦名法身。」[27]
- 唯識學派主張三界唯心(如來藏),萬法唯識。[29]如來藏與萬法和合運作即現非一非異的中道,例如:《雜阿含經》:「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如實知;受、想、行、識亦如是。」[30]即是此意[31]。又如七識妄心於萬法起貪瞋時,真心如來藏心體仍然是沒有貪瞋的心行,故如來藏與七識妄心非有貪瞋非無貪瞋,有貪瞋亦無貪瞋。非俱非不俱之中道。又種子(識種、業種、無明種、習氣種子等)[32]生現行現行薰種子。 故種子有變異[33]如來藏心體自性清淨永無變異[34]此即是如來藏心雙俱不離變異(因種子可以被薰習改變故)與無變異兩邊,卻也不墮有變異與無變異兩邊的中道性例子。
- 能夠親證中道真實義者,彼人就是證道者、示道者、說道者,可以在佛法中引導大眾的修學。[35]
闡述如來藏體性的有關經論(如來藏學派分類)
- 因一切法依如來藏直接、間接而有,故凡以如來藏為本的一切法之義必無相違。故龍樹菩薩的中觀學派、唯識學派及如來藏學派所言的中觀必皆相符,皆以如來藏心體的中道性為本故。
- 如來藏心體常住永不壞滅,而其心體所持之有漏法種因薰習而有變異,故如來藏心體雙具常與無常,卻永不墮於常或無常的任一邊。又如來藏心體的真如性永不變異,故稱為我(常樂我淨的我,勝義有非世俗有我),此真如性即是人我空(人無我)及法我空(法無我)所顯之實性,故稱為無我(勝義空性非世俗之緣起性空)。故如來藏心體的真如性雙具我與無我、空有無二之性,永不落斷常二邊之中道。
- 《六祖壇經》:「何期自性(如來藏)本不生滅,…。」[36]即謂親証真心如來藏者即能如實知自性(如來藏)本無生滅的兩邊之中道性。
- 《心經》:「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及「…色不異空(性),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即是闡示真心如來藏體性俱諸中道性中的一些例子。
-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污。」此段經文意即證明:如來藏亦具不垢不淨的中道。
- 《維摩詰所說經》:「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37]由此經解說,是故可知:如來藏非知非不知。
- 中道者名為佛性,而「佛性」常恒無有變易,眾生都因為被無明遮覆的緣故,所以不能得見「佛性」。[41]
註釋與引用
- 《法華經》卷第一 〈方便品〉第二:「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大乘)法,無二(乘)亦無三(乘),除佛方便說。」
- 如《長阿含經》卷十,第十三經《大緣方便經》的「名色(有兩邊)緣識(無兩邊的如來藏心體)」
- 《法華經》卷第二〈譬喻品〉第三:「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乘)。」意即二乘是大乘的一部份。故當知二乘的中道共大乘,然仍有大乘的中道不共二乘者。
- 二乘修行者觀五陰十八界的苦、空、無常、虛幻,以四聖諦、八正道、因緣觀而斷除五陰十八界我,斷十八界已,唯不生不滅的如來藏(亦即聲聞乘的本際,亦為緣覺乘中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不能過彼的識)獨存,故二乘解脫果(涅槃)非斷滅空。
- 五蘊因本際(如來藏)而有,若無本際(如來藏)即無五陰十八界,無有依五蘊的諸兩邊可言。
- 《入楞伽經》卷七:「阿黎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來藏於阿含經中亦名本際、我(非我不異我的我)、如、識(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識,亦是「...是故當知是名色因、名色習、名色本、名色緣者,謂此識也」的識,亦即「齊識而返,不能過彼」的識)等,般若經中名為心、空性心、非心心、無心相心,...,大方廣唯識經裡稱為第八識、阿陀那識、阿賴(黎)耶識、異熟識、無垢識,.... 。
- 此唯大乘獨有,二乘是依生住異滅,故以滅止生,無有同時不生亦不滅或非斷亦非常…等之法
- 《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二》世尊云:「說佛性者亦如復是,非即六法,不離六法。善男子!是故我說眾生佛性,非色不離色,乃至非我不離我。」 (六法即六入諸法)
- 《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五》世尊云:眾生佛性,非內六入,非外六入;內外合故,名為中道。
-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六《羅摩經》
- 聲聞道的修行者信受 佛語;無餘依涅槃中有本際不滅,故知涅槃非斷滅一邊。
-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四
- 本際亦名如來藏,而涅槃即是如來藏永離兩邊的自住境界
- 二乘修行者因斷五蘊十八界不証如來藏即可入涅槃而解脫生死煩惱,故有大乘不共二乘之中道。
- 《維摩詰所說經》〈菩薩品〉第四: 「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
- 《六祖壇經》〈行由品〉:「何期自性(如來藏)能生萬法。」
-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卷1 (CBETA, T12, no. 353, p. 222, c2)
- 《中論》卷1〈1 觀因緣品〉:「 不生亦不滅 不常亦不斷 不一亦不異 不來亦不出 能說是因緣 善滅諸戲論 我稽首禮佛 諸說中第一」 (CBETA, T30, no. 1564, p. 1, b14-17)
- 《大智度論》卷5〈1 序品〉:「「不生不滅, 不斷不常, 不一不異, 不去不來; 因緣生法, 滅諸戲論, 佛能說是, 我今當禮。」」 (CBETA, T25, no. 1509, p. 97, b12-14)
- 龍樹菩薩《中論》〈觀因緣品第一〉
- 龍樹菩薩《中論》〈觀四諦品第二十四〉
- 《中論》〈觀四諦品第二十四〉:「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未曾有一法,不從因(本因如來藏)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義)者。」
- 龍樹菩薩《中論》〈觀法品第十八〉
- 龍樹菩薩《大智度論》卷6
- 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菩薩地
- 《大藏經》 第三十一冊 No. 1585 CBETA V1.17
- 馬鳴菩薩著《大乘起信論卷上》
- 《大藏經》 第三十二冊 No. 1667《大乘起信論卷上》馬鳴菩薩著,第五八五頁
- 《成唯識論》卷第七:「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
- 《雜阿含經》卷第七, 186
- 《雜阿含經》卷第八十三:「多聞聖弟子於色見非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正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 《阿毘達磨經》:「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
- 《解深密經》:「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暴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此阿陀那識即第八識如來藏。
- 唯識學中的心真如門。
- 《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二
- 《六祖壇經》〈行由品〉
-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 《佛說不增不減經》:「如來藏者即是法身。」如來藏乃諸法之身能生萬法故,故法身即是如來藏。
- 《佛說不增不減經》大正藏第 16 冊 No. 0668 CBETA 電子佛典 Rev. 1.9
-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五:「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汝問云何為佛性者。諦聽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解說。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常與無常苦之與樂我與無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乃至無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謂大涅槃。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為佛性。以是義故佛性常恒無有變易。無明覆故令諸眾生不能得見。聲聞緣覺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於我。以是義故不得第一義空。不得第一義空故不行中道。無中道故不見佛性。」
- 《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七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