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斯·里奇

丹尼斯·麦卡利斯泰尔·里奇英語:1941年9月9日—2011年10月12日),美國計算機科學家。駭客圈子通常稱他為「dmr[4]。他是C語言的創造者、Unix作業系統的關鍵開發者[5][6][7][8],對電腦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並與肯·湯普遜同為1983年圖靈獎得主。

丹尼斯·麦卡利斯泰尔·里奇
丹尼斯·里奇,拍攝於2011年
原文名
出生(1941-09-09)1941年9月9日
 美國紐約州布隆克維
逝世2011年10月12日(2011歲—10—12)(70歲)[1][2]
 美國新泽西州伯克利·海茨镇
国籍 美國
母校哈佛大学
知名于ALTRAN
B语言
BCPL
C
Multics
Unix
奖项图灵獎(1983年)
美國國家技術獎章(1998年)
IEEE理察·衛斯里·漢明獎章(1990)
计算机先驱奖(1994)
计算机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奖(1997)[3]
哈罗德·彭德奖(2003)
日本国际奖(2011)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計算機科學
机构朗讯科技
貝爾實驗室

生平

肯·汤普逊(左)和丹尼斯·里奇(右)

丹尼斯·里奇生於美國紐約州布隆克維。他的父親是《開關電路設計》(The Design of Switching Circuits)作者之一、貝爾實驗室的資深科學家阿利斯泰爾·里奇(Alistair E. Ritchie)。在丹尼斯還小的時候,他們家就搬到了新泽西州萨米特。他於當地的高中學業[9],之後到哈佛大学學習物理學應用數學。大學毕业後,里奇於1967年进入贝尔实验室工作。第二年他在計算機科學家帕特里克·C·费希尔的指導下發表了博士論文《程式結構與計算複雜性》(Program Structure and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但是始終沒有正式獲得博士學位[10]

20世紀60年代,丹尼斯·里奇和肯·湯普遜參與了貝爾實驗室Multics系統的開發。然而之後不久貝爾實驗室又撤出了Multics計劃,於是湯普遜找到了一臺PDP-7機器,從頭開始開發應用程式和作業系統。在此期間,丹尼斯·里奇和湯普遜也帶領團隊進行系統的開發工作。1970年,布萊恩·柯林漢建议把系統命名為「Unix」,與「Multics」名字相對[11]。在完成Unix系統開發的基本工作之後,湯普遜覺得Unix系統需要一個系統級的編程語言,便創造了B語言。後來丹尼斯·里奇則在B語言的基礎上創造了C語言[12]

70年代,里奇曾與詹姆斯·里德(James Reeds)和罗伯特·莫尔斯合作研究對M-209密碼機的唯密文攻击。在早期Unix系統的crypt命令中就有部分內容來自這臺機器[13]。不過,經過與美国国家安全局的討論,他們決定不公開方法,因為公開攻擊原理會影響到其他正在政府服役的機器[13]

此外,里奇还參與了貝爾實驗室九號計畫Inferno作業系統以及Limbo語言的開發,而這些項目均是基於他以前的成果進一步開發的。貝爾實驗室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重組時,他轉到了朗訊科技。在朗訊,他曾領導系统软件研究部门,直到2007年退休為止[14]

C語言與UNIX

PDP-11上面執行的Version 7 Unix,圖中的/usr/dmr即丹尼斯·里奇的家目錄

丹尼斯·里奇為人所知,主要是因為他創造了C語言,作為關鍵開發者參與了Unix作業系統的開發,並且與布萊恩·柯林漢共同撰寫了《C程式設計語言》——這本書所樹立的標準叫做「K&R C」,其中「K」指柯林漢,而「R」指的就是里奇。開發Unix時,里奇的一個重要貢獻是把Unix移植到不同的機器和平台之上[15]。在Unix領域二人非常有影響力,以至於後來開發Research Unix道格拉斯·麥克羅伊寫道「你可以安全地把丹尼斯·里奇和肯·湯普遜的名字放到幾乎所有未經其他人署名的地方。」[16]

当有人问里奇是什么启发他如此设计C语言时,里奇回答说“看來是件值得做的事”("looked like a good thing to do")。他说任何人在同一地方、同一时间也会像他那样做的。但是許多人認為這只是里奇的謙言,例如里奇在貝爾實驗室的同事、C++的創造者和設計師比雅尼·斯特劳斯特鲁普曾说:「假如里奇决定在那十年裡将他的精力花费在稀奇古怪的数学上,那么Unix将胎死腹中」。[17]

今天C語言廣泛用於各種應用程式、作業系統嵌入式系统的開發之中,並影響了大多數現代編程語言。Unix作業系統則建立了一系列作業系統的觀念和準則。

丹尼斯·里奇於1999年接受了一次採訪,表示自己看到LinuxBSD作業系統正在延續Unix發展,並說:[18]

我覺得Linux發展的現象令人高興,因為它很大程度建立在Unix的基礎之上。在Unix的直接衍生品中,Linux應該是最健全的了,雖然工作站大型计算机廠商也在提供不同種類的BSD系統。

在這次採訪中,他還指出他的觀點實際上源於很多年以前自己、肯·湯普遜以及其他人的看法。[18]

榮譽和獲獎情況

1983年,因為發展了通用作業系統理論並實現了UNIX作業系統,丹尼斯·里奇和肯·湯普遜二人一起獲得了图灵奖。里奇的圖靈獎論文題目為《對軟體研究的反思》(Reflections on Software Research)[19]。1990年,二人因「創造UNIX作業系統和C程式設計語言」而獲得了IEEE頒發的IEEE漢明獎[20],1997年獲计算机历史博物馆研究員獎[21],在1999年4月21日又共同獲得了由美國總統比尔·克林顿頒發的美國國家技術與創新獎章[22][23]

2005年,美国工业研究院授予丹尼斯·里奇IRI成就獎,以表彰他對計算機科學技術做出的貢獻,以及UNIX作業系統對社會的廣泛影響[24]

2011年,丹尼斯·里奇和肯·湯普遜二人共同獲得了日本国际奖[25]

逝世

道格拉斯·麥克羅伊(左)和丹尼斯·里奇,2011年5月

2011年10月12日,里奇於新澤西州伯克利·海茨镇的家中去世,享年70歲[5]。去世的消息由他之前的同事羅勃·派克提供[6][7],但未指明具體的去世時間和原因[26]。此前丹尼斯·里奇的健康狀況一直不佳,並且患有前列腺癌心臟病[5][6][27][28]

丹尼斯·里奇對電腦領域產生了深刻影響[29][30][31][32]。在里奇去世之後,電腦歷史學家保罗·茨露吉評價說:[33]

里奇的名字並不容易讓人察覺,也不為人熟知,但是……假如有一個能夠把電腦放大的顯微鏡,你會看到裡面到處都是他的貢獻。

他的同事布萊恩·柯林漢也接受了採訪,說里奇從未想過C語言能夠變得如此重要[34]。他告訴《紐約時報》,「丹尼斯創造的工具——以及它們的衍生品——現在正廣泛用於一切事物」[35]。他還提醒讀者,C語言和UNIX在之後各種著名專案的開發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iPhone[36][37]

有人將丹尼斯·里奇與史蒂夫·乔布斯進行對比,試圖探究二人之中誰更重要,然後得出一條結論,「在過去四十年的技術革命裡,里奇起到了關鍵作用——包括蘋果公司想要用來創造財富的技術」[38]。有人說「從另一方面講,丹尼斯·里奇發明了兩項關鍵的軟體技術,這種技術是直接或間接組成現在每一件電腦產品的DNA。它聽起來很瘋狂,可事實的確如此。」[39]還有人評價道,「許多在計算機科學和相關領域的人都清楚,里奇的重要性體現在一切需要通過電腦實現的工作之中」[40]

為紀念丹尼斯·里奇,Fedora的開發團隊將Fedora 16(發布於里奇去世一個月後)獻給他[41],而FreeBSD的開發團隊也將FreeBSD 9.0(發布於2012年1月12日)獻給他[42]

著作

參考資料

  1. Gallagher, Sean. . 2011-10-13 [2011-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7).
  2. . BBC News. 2011-10-13 [2011-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5).
  3. . [2015-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3).
  4. . The Jargon File (version 4.4.7). [2017-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4).
  5. Lohr, Steve. . The New York Times. 2011-10-12 [2015-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8). 参数|newspaper=与模板{{cite web}}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news}}|website=) (帮助)
  6. . BBC News. 2011-10-13 [2011-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5).
  7. Rob Pike, , 2011-10-12 [2011-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5)
  8. Campbell-Kelly, Martin, , The Guardian, 2011-10-13 [2011-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0)
  9. Liz, Keill. . Independent Press. 2011-02-01 [2011-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3).
  10. van Renesse, Robbert. . ACM SIGOPS Operating Systems Review. January 2014, 48 (1): 100 [2017-01-16]. doi:10.1145/2626401.2626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9).
  11. Ritchie, Dennis M. . [2016-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1).
  12. Ritchie, Dennis. . Bell Labs. [2016-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3).
  13. . Bell-labs.com. 2000-05-05 [2016-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1).
  14. . cnet. 2011-10-13 [2017-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0).
  15. [Pioneer Programmer Shaped the Evolution of Computers, Wall Street Journal, 2011-10-14, p.A7]
  16. McIlroy, M. D. (PDF) (技术报告). CSTR. Bell Labs. 1987 [2017-01-16]. 13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11-11).
  17. . The Economist. 2004-06-10 [2017-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6).
  18. Benet, Manuel. . LinuxFocus.org. 1999 [2017-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4).
  19. Ritchie, Dennis M., , , ACM Press Anthology Serie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63–169, 1987 [Jan 30, 2012]
  20. (PDF). IEEE. [2011-05-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6-12).
  21. CHM. . [2015-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3).
  22. . [2006-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3-27).
  23. . [2003-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10-11).
  24. . Alcatel-Lucent Press Release. 2005-11-15 [2012-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4).
  25. Benny, Evangelista. .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2011-01-25 [2020-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0).
  26. Associated Press, , The Washington Post, 2011-10-13 [2011-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27. Gallagher, Sean. . Wired. 2011-10-13 [2011-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7).
  28. Binstock, Andrew. . Dr. Dobb's Journal. Dr. Dobb's Journal. [2011-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7).
  29. David Cardinal. . Extreme Tech. 2011-11-02 [2011-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8).
  30. . The Economist. 2011-11-05 [2011-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8).
  31. . Newswise. 2011-11-23 [2011-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8).
  32. Shyamanuja Das. . Ciol.com. 2011-11-01 [2011-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8).
  33. Langer, Emily. . Washington Post. 2011-10-14 [2011-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8).
  34. Shishir Prasad. . Forbes India. 2011-11-04 [2011-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8).
  35. Steve Lohroct. . The New York Times. 2011-10-13 [2016-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2).
  36. . Deccan Herald. 2011-11-28 [2011-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8).
  37. Subhajit Datta. . The Hindu. 2011-11-14 [2011-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8).
  38. Duncan, Geoff. . Digital Trends. 2011-10-13 [2016-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4).
  39. Perlow, Jason. . ZDNet.com. 2015-10-09 [2016-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40. . TechCrunch.com. 2011-10-15 [2016-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0).
  41. Phoronix. . [2011-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0).
  42. The FreeBSD project. . [2012-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