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的定义为“有陡崖的陆上红层地貌”,1928年冯景兰等在广东省韶關市仁化县丹霞山考察时首先命名[1]。形成丹霞地貌的是一种沉积在内陆盆地的红色岩层,这种岩层在千百万年的地质变化过程中,被水切割侵蚀,形成了红色山块群。

“赤壁丹崖”是丹霞地貌的典型特征(摄于广东丹霞山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到2008年1月31日为止,中国已发现丹霞地貌790处,分布在26个省区[1]

2009年,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湖南崀山万佛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龟峰、浙江的方岩江郎山共同组成的“中国丹霞”组合成为中国当年申报世界遗产的唯一提名项目[2]。2010年8月,联合国世界遗产大会決定將“中國丹霞”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成為中國第四十個世界自然或文化遺產。[3]

名源

来自曹丕的《芙蓉池作》:


原本指天上火红的彩霞。

著名景点

中国东南部是最大片的分布区,主要位于南岭武夷山仙霞岭附近。

西南地区

西北地区

其它地区

参考文献

  1. . 中国国家地理网. [2009-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中文(简体)).
  2. . 新华网. [200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01) (中文(简体)).
  3. 中國丹霞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丹霞地貌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