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皇爺誕
九皇爺誕(泰語:,馬來語: [註 1]),是源於泰國普吉島華人民間的信仰,由泰、馬、星華人社群慶祝,於每年農曆九月初一至初九[1],相傳是道教的九皇大帝誕辰日。此慶典又稱九皇勝會(泰語:)、九皇齋節(泰語:)、九皇誕、九王爷诞、九王誕、九皇節、九皇大帝聖壽等。
九皇爷诞 | |
---|---|
普吉的素斋点心 | |
参与者 | 泰、馬、星華人 |
意义 | 九皇大帝誕辰 |
活動 | 持素、立竹嵩、乩会、送皇爷 |
日期 | 農曆九月初一至初九 |
中國民間信仰系列 |
中国民间信仰 |
---|
節日背景
九皇大帝又稱九皇爺、九王爺、九皇、九王,是道教和民間傳說的星神。其起源眾說紛紜,主要有三說,一是源自道教:九皇大帝為北斗七星星君(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加上左輔、右弼兩星君的合稱,共有九位神仙。二是源自南洋民間傳說,以九皇大帝爲一位名叫「九皇」的星君。三是被漢化的印度節慶——Navaratri。
道教的北斗星的信仰分為兩支,一曰北斗星君、二曰九皇大帝。今日中國大陸與臺灣較盛行北斗星君的信仰,南洋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華人地區,則自當年泉州、漳州、潮州等地區傳入了祭祀九皇大帝之習風。
慶祝習俗
九皇誕的習俗衆多,在各地也均有不同,但有幾項是必須的:
- 持素。吃「九皇齋」,卽齋戒茹素。
- 立竹嵩。掛「九燈」,卽被稱為「高燈嵩」的竹嵩。立燈嵩的意義除了用以為天上的神明指路,讓神明知道舉行慶典的地方,而前來同慶共歡。此外,燈嵩也帶表了道教以北斗燈儀消災迎祥的簡化與形式化。在九皇誕慶典的最後一天送神儀式結束後,要取下燈嵩,意謂著九皇爺誕慶典的落幕。
- 乩會。九月神明節日衆多,此日流行下乩求神,或舉行過火坑、火路、橋樑等的儀式。信徒通過走過「平安橋」或火坑來祈福辟邪、消災解難。
- 送皇爺。勝會幾日都會有接神立嵩、接元帥等等儀式,到了最後一天初九晚,就要送皇爺了。儀式大概爲神鑾和乩童護送九皇爺繞境遊行,信眾大禮拜,持香送皇爺。還會有驅除瘟疫、燒香出海的儀式。
廣州
九月初一至初九,廣州俗稱九王誕,又曰九王勝會。舊俗多有拜斗之舉,于中堂擺上香花果品,並掛起九星燈。于子時焚點香燭,九叩拜祝後焚九王衣燒爆竹,一連九晚;最後一晚稱完斗,拜後分發祭品。道觀則扯起黃幡,大書九皇勝會,誦《斗姥經》,善男信女則樂助香油。
福州
福州民間農曆九月初一至九月初九期間,為期九天的齋,信徒提前打掃屋舍,在大門處掛有黃色的紙燈籠,上書九皇大帝。家中貼上神號的黃紙,上書九皇大帝,南斗星君,北斗星君等。
泰國
泰國的九皇誕習俗源自福建閩南華人,後來越來越多的本地人參與到節日中,現已成爲泰國的一大節日。泰國最大的華人聚居地普吉島每年都會舉辦盛大的九皇齋節。
齋節是日,街上停止娛樂活動,街邊擺滿了齋食攤販,並豎起寫有「清齋」字樣的黃旗;人們穿上白色素服,堅持吃齋三到九日,到九皇廟進香祈福;街上還會舉行大遊行,一路鞭炮聲聲,舞獅舞龍,由乩童抬着九皇神像游街;信衆用刀、針穿刺自己的面颊,手伸油锅,在火坑、火路甚至铁丝网上行走。[2][3][4][5][6]
馬來西亞
在马来西亚,九皇大帝诞辰是非常盛大的道教庆典,尤其在马来西亚北部的华人更是会大肆庆祝。在此期间茹素九日也在马来西亚华人社群里形成了一种风气,不管男女老少大都会在选择在这九天茹素。
每当九皇大帝诞辰来临时在庙宇旁的道路两侧都会立起很多书着“九皇大帝”的黄旗,在庙宇附近,或社区旁都会林立非常多的临时摊贩售卖素食,售卖素食的摊贩或店家们都会在自家摊位前挂上书写着“九皇斋”或“九皇大帝”的黄布条以示所售卖的食物都是符合九皇斋的素食,也因为茹素风气盛行,有些荤食店家也都会在这九天选择休息不营业。
一般九皇大帝诞辰都会在斗母宫进行,信徒们多是穿素色衣服或全白的衣服到庙里祭拜。从农历九月初一前一晚的迎銮开始,直到九月初九晚的恭送皇船回銮连续九天每天都会进行不同的祭祀或祈福活动,一般上也会有神轿游行巡境等。
注释
- 除英文翻譯爲「九皇節」(英語:)以外,其他外文多以「齋節」爲正名,翻譯爲「吃素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