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号自行重步兵炮
15公分sIG 33装甲战斗车辆二号(15 cm sIG 33 auf Fahrgestell Panzerkampfwagen II (Sf))是二战德军使用过的改良型自行重步兵砲。以二號戰車的底盤为基础、配搭sIG33 150mm重步兵砲作为主炮构成。与野牛式自行火炮可拆卸设计不一样的是,野牛II采用的是火炮固定在底盘的设计,使其可以充分吸收sIG 33的后座力。1942年初被送往北非战场對抗盟軍。它们虽然因为不斷的发动机故障和机动性缺陷,而使服役紀錄蒙上污點,但是基于野牛II设计的固定底盘的自行火炮设计(如蟋蟀、野蜂等)则在往后愈加成熟。
二號自行重步兵砲 (15 cm sIG 33 auf Fahrgestell Panzerkampfwagen II (Sf)) | |
---|---|
二號自行重步兵砲 | |
类型 | 自走炮(15 cm sIG 33 auf Fahrgestell Panzerkampfwagen II (Sf)) |
原产地 | 納粹德國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1942年 - 1945年 |
使用方 | 納粹德國 |
参与战争/衝突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生产历史 | |
生产商 | 阿尔凯特 |
生产日期 | 1941年 |
制造数量 | 12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11.2 t |
长度 | 5.41 m |
宽度 | 2.6 m |
高度 | 1.9 m |
操作人数 | 4 |
装甲 | 30 mm - 5 mm |
主武器 | 162mm sIG 33 |
副武器 | 7.92 mm MG-34机枪 |
发动机 | 迈巴赫 HL62TRM 140 hp(100 kW) |
变速 | 6档, 1档退档 |
悬挂 | 钢板弹簧 |
作战范围 | 190 km |
速度 | 40 km/h |
概要
基于一号自行重步兵火炮在法国战役的表现过于笨重,而且底盘太高。德国陆军部试图将相同的火炮搭载在性能更好的二号坦克底盘上,意图降低其高度。
研发工作由阿尔凯特负责,原型车于1941年2月完成,但实验后证明车身内部体积太小且难以操作,因此阿尔凯特将车体重新修改后,将二号战车的车身宽度扩大了约38厘米,并延伸60厘米长的新车型,同时保持其低轮廓。通过延长车身,增加第六个车轮,并建立了一个敞开式战斗室,以容纳主要武装在车内,前部装甲板为30mm,侧面为15mm,但侧面的装甲面积低于前部,使得乘员容易受到武器射击和炮弹造成的碎片伤害,后部引擎甲板上增加舱口,以方便冷却发动机。
SIG 33步兵炮用作近距离支援和步兵支援火炮,车内可以搭载30发炮弹,可横穿左右5度射击。
相关條目
- 野牛式自行火炮——采用一号战车底盘改造而成的SiG 33自行火炮
- 蟋蟀式自行火炮——采用Panzer 38(t)底盘改造而成的SiG 33自行火炮
- sIG 33步兵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