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查“五·一六反革命集团”运动

“五·一六”反革命阴谋集团,是指1967年中國北京一度存在一个名为首都五一六红卫兵团的极左组织,利用五·一六通知散发反对周恩来的传单。后中共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查“五·一六”反革命阴谋集团运动,简称清查五一六,数以百万计的干部群众遭到迫害[1]。有学者估计受到清查的人以千万计,整死人以10万计[2][3]

历史

1967年7月1日,北京外语学院成立了名为“五·一六”的红卫兵群众组织,在成立大会上通过了《首都五·一六红卫兵团第一届代表大会决议》,其中将周恩来称为“中国最大的反革命两面派,是中国最大的卖国主义者,修正主义者,右倾机会主义者之一”,并称他为“我国党内出现的一股资本主义暗流的总后台之一”、“中国第二个赫鲁晓夫式的个人野心家”。

1967年9月8日,毛泽东在《人民日报》发表的姚文元评陶铸的两本书》一文中加了一段话:“现在有一小撮反革命分子也采用了这个办法,他们用貌似极‘左’而实质极右的口号,刮起‘怀疑一切’的妖风,炮打无产阶级司令部,挑拨离间,混水摸鱼,妄想动摇和分裂以毛主席为首的无产阶级司令部,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罪恶目的,所谓‘五·一六’的组织者和操纵者,就是这样一个搞阴谋的反革命组织。应予以彻底揭露。”“这个反革命组织的目的是两个,一个是要破坏和分裂以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一个是要破坏和分裂无产阶级专政的主要支柱―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公开在报刊上提出要在全国彻底揭露“五一六反革命阴谋集团”。

1968年,中央成立清查“五·一六”专案领导小组,陈伯达(后被列为“五一六”阴谋集团的操纵者)任组长,公安部副部长李震为办公室主任,谢富治吴法宪为领导小组成员。

1970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的指示》 ,进一步在全国大规模地开展清查“五一六”运动。3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共中央关于清查“五·一六”反革命阴谋集团的通知》。通知说:“国内外阶级敌人同我们的斗争是很复杂的,反革命秘密组织决不是只有一个‘五·一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清查“五·一六反革命阴谋集团”运动。10月,毛泽东作出批示:“‘五一六’问题不能一风吹,有些单位已经一风吹了,例如外语学院。”

1971年2月8日,经毛泽东批准,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建立‘五·一六’专案联合小组的决定》。专案联合小组以吴德为组长,李震为副组长,组员有13人。《决定》指出:在清查过程中“要防止扩大化,又不要一风吹”。此后,清查“五·一六”分子的运动更加“深化”。

这场清查运动一直持续到1974年批林批孔运动,之后不了了之。清查运动不仅严重扩大化,而且演变成全国性的两派群众组织大混战。[4][5]

江苏省的“清查五·一六”

在江苏省的清查五·一六运动中,省革委会主任许世友主张“深挖”,借机打击异己[6],其主政的江苏省革委会45名常委中25人被打成“五·一六分子”,在持续3年多的清查过程中,全省25万多人[7]被打成“五·一六分子”,超过2000人死亡[8]

江苏省委书记吴大胜南京大学为突破口,派出“调查组”进驻清查。南京大学先后被莫须有地打成‘五·一六’分子的师生员工达1560人,占当时师生员工总数(4950人)的近三分之一。其中被关押批斗的有389人,被判刑的16人,被迫害致死多达28人[7]

江苏省农业局64名“留守人员”,有39人打成“五·一六”。打成“五·一六”的局领导占60%,处室负责人占62%,党支部委员占80%,党员占64%,党支部几乎成了“五·一六”支部[8]。据记载[9]:江苏省农业局有一个受吴大胜影响的局领导,自称会“相面”,他不时深入各个“深挖小组”,以至饭厅、会议室,以“相”出哪个人是“五一六”——讲话多的,是“若无其事”;讲话少的,是“故作镇静”;吃饭多的,是“准备顽抗”;吃饭少的,是“心中有鬼”;戴一顶普通帽子,成了“联络暗号”;哼一句样板戏,是为同伙“打气”,制订“攻守同盟”;进会场时走慢了,是“包袱沉重”;走快了,则又是“内心空虚”;看报纸,是“思想不集中”;学习毛主席著作,是“打着红旗反红旗……反正不管怎样,一举一动都可以成为判定的证据。

参考文献

  1. . 人民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中文).
  2. 杨继绳. . . 香港: 天地图书. 2017-07-04 (中文).
  3. . 自由亚洲电台. 2017-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1) (中文). 杨继绳先生在其新著《天地翻覆——中国文化大革命史》一书里指出:“文革中整人时间最长、受害者最多的运动是清查'五一六'运动。这个运动发端于1967年8月,高潮是1970年和1971年,1972年基本停止,直到1976年才不了了之。受到清查的人以千万计,整死人以10万计。”
  4. 许人俊.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1-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中文(简体)).
  5. 李晓航. . 炎黄春秋. 2003, (10): 55–61. ISSN 1003-1170.
  6. 董国强. . 华夏文摘增刊 (中国新闻电脑网络). 2012-07-10, (855) [2023-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3).
  7. 王春南. . 华夏文摘增刊 (中国新闻电脑网络). 2015-02-03, (978) [2023-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9).
  8. 潘祝平. . 华夏文摘增刊 (中国新闻电脑网络). 2007-12-05, (616) [2023-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9).
  9. 陈白尘. . 郑州: 大象出版社. 2005: 186. ISBN 7-5347-3791-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