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武契奇
亞歷山大·武契奇(塞爾維亞語: / ,发音:[aleksǎːndar ʋǔtʃitɕ];1970年3月5日—)是一位塞尔维亚政治家[1],出身贝尔格莱德,现任塞尔维亚总统,曾任塞尔维亚总理与副总理。他畢業於貝爾格萊德大學法律學院。
亞歷山大·武契奇 | |
---|---|
2022年9月20日的武契奇 | |
塞尔维亚第5任总统 | |
现任 | |
就任日期 2017年5月31日 | |
总理 | 安娜·布爾納比奇 |
前任 | 托米斯拉夫·尼科利奇 |
塞尔维亚前进党领袖 | |
任期 2017年5月31日—2023年5月27日 | |
前任 | 托米斯拉夫·尼科利奇 |
继任 | 米洛什·武切维奇 |
塞尔维亚第11任总理 | |
任期 2014年4月27日—2017年5月31日 | |
总统 | 托米斯拉夫·尼科利奇 |
前任 | 伊维察·达契奇 |
继任 | 伊维察·达契奇 |
塞尔维亚國防部長 | |
任期 2012年7月27日—2013年9月2日 | |
总理 | 伊维察·达契奇 |
前任 | 德拉甘·苏塔诺瓦茨 |
继任 | 内博伊沙·罗迪奇 |
塞尔维亚第一副總理 | |
任期 2012年7月27日—2014年4月27日 | |
总理 | 伊维察·达契奇 |
前任 | 伊维察·达契奇 |
继任 | 伊维察·达契奇 |
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新聞部長 | |
任期 1998年3月24日—2000年10月24日 | |
总理 | 米尔科·马里亚诺维奇 |
前任 | 拉德米拉·雷德米拉 |
继任 | 伊维察·达契奇 |
个人资料 | |
别名 | 577 |
出生 | 南斯拉夫塞尔维亚社会主义共和国贝尔格莱德 | 1970年3月5日
国籍 | 南斯拉夫 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 塞爾維亞 |
政党 | 塞尔维亚激进党 (1993-2008) 塞尔维亚前进党 (2008-至今) |
配偶 | 基希亚·金科维奇 (1997年结婚—2011年離婚) 塔瑪拉·杜卡諾維奇(2013年结婚) |
儿女 | 3 |
母校 | 贝尔格莱德大学 |
宗教信仰 | 塞爾維亞東正教 |
签名 | |
网站 | vucic |
簡介
武契奇于1970年生于贝尔格莱德,父亲是经济学家,母亲是一名记者。高中毕业后,他考入贝尔格莱德大学攻读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后,他拿到了全额奖学金,决定去英国留学。期间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商人。学业完成后,他回国成为了一名记者。
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塞尔维亚独立。1993年,武契奇加入塞尔维亚激进党,两年后被选为党的总书记。此后,武契奇又任信息部部长、国防部部长、新闻部部长。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塞尔维亚经济凋零,涌现出一些亲美政党,激进党遭到打压,武契奇联合激进党中部分成员退出该党,随后成立塞尔维亚进步党。[2]
從2014年4月27日開始,他擔任塞尔维亚总理一職。2017年4月2日,他在2017年塞尔维亚总统选举第一轮中胜出,有人认为塞尔维亚政体或将由議會制转变为半总统制。[3]2017年5月31日,就任塞爾維亞總統[4]。
动态
对待科索沃问题
武契奇曾谴责欧盟及其他西方国家在对待科索沃问题和加泰罗尼亚地区问题的双重标准:“每个塞尔维亚公民都有一个问题想问欧盟:为什么加泰罗尼亚公投独立就是不合法的,但科索沃独立连公投都没有就被你们支持?”[5][6]
对中国立场
2018年8月6日接受中国媒体访问时称,“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促进世界稳定的倡议[8]。
2020年3月15日,武契奇宣布塞尔维亚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将禁止外国人入境,但他表示中国医护人员不在禁止入境名单之列,因为“中国是目前唯一能帮助塞尔维亚的国家”。[9]
3月21日,中国援助塞尔维亚的6人专家医疗队抵达塞尔维亚。武契奇亲自接机,还与医疗队成员一一碰肘,表达热烈欢迎和由衷感谢,并在五星红旗上献上了他深情的一吻,以示在塞尔维亚困难时期得到中国支持与帮助的深深谢意。[10]
武契奇在中国内地被网民称为“577”,因为武契奇的名字和数字577的汉语拼音相同,他自己在给中国人民的感谢信,签名也签上了“577”。[11][12]
事件
2015年7月,时任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在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20周年时遭到袭击,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主席团办公室对此表示强烈谴责[18]。
2016年10月29日,塞尔维亚警方在时任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父母的住宅附近发现了一处武器藏匿地点,出于安全考虑,警方把武契奇及其父母带到了安全地带[19]。
參考資料
- . National Assembly of Serbia (塞尔维亚语).
- 网易. . www.163.com. 2022-05-14 [2023-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1).
- . 美国之音. 2017年4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15日).
- 王慧娟. . 新华社. 2017-06-01 [2022-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5) (中文).
- . 环球网. 2017-10-03 [2019-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7).
- . Reuters. 2017-10-03 [2019-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3) (英语).
- . 中国政府网. 2018-09-18 [2019-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5).
- . 新华网. 2018-08-07 [2019-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4).
- . 扬子晚报. 2020-03-16 [2020-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7).
- . 新华网. 2020-03-24 [2020-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4).
- 张颖. . 央视新闻. 2021-02-10 [2022-04-10].
- 环球时报. . 新浪网. 2021-02-10 [2022-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0).
- . 环球网. 2020-03-10 [2020-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7).
- . National Review. 2020-03-16 [2020-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8) (美国英语).
- . 中华网. 2020-03-24 [2020-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 . 新华社. 2023-05-27 [2023-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30) (中文(中国大陆)).
- . 新华网_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3-05-27 [2023-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7) (中文).
- . BBC News 中文. [2019-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3) (中文(简体)).
- 张艺. . 新华网. 2016-10-31 [2019-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3).
外部链接
- 官方Twitter账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官方Instagram账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