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瑟·米勒

阿瑟·艾許·米勒英語:1915年10月17日—2005年2月10日),生于美国纽约美國犹太裔劇作家及瑪麗蓮·夢露的第三任丈夫,生前曾劇作《推銷員之死》、《萨勒姆的女巫》,他也是肯尼迪中心荣誉奖得主。

亞瑟·米勒
Arthur Miller
出生1915年10月17日
 美國纽约州紐約哈林區
逝世2005年2月10日(89岁)
 美國康涅狄格州羅克斯伯里
職業剧作家
散文家
國籍 美國(犹太人)
母校密歇根大学
創作時期20世纪
代表作推销员之死
临桥望景
萨勒姆的女巫
獎項普利策戲劇獎
1949年 《推銷員之死
托尼獎最佳話劇
1949年 《推銷員之死
1953年 《萨勒姆的女巫
配偶
  • Mary Slattery
    (1940~1956,一子一女)
  • 瑪麗蓮·夢露
    (1956~1961)
  • 英格·莫拉斯
    (1962~2002,一子一女)
父母Isidore Miller
Augusta Miller
兒女
  • Jane
  • Robert
  • 蕾貝卡·米勒
  • Daniel

簽名

生平

米勒生於哈莱姆区的一个波蘭猶太人移民家庭[1][2][3][4]。他的父親伊薩德(Isadore)拥有一家400人的女裝工厂,母親奧嘉斯達(Augusta)是家庭主婦。除亞瑟·米勒外,還育有克密特(Kermit)以及。全家居住在曼哈頓一幢可以俯瞰中央公園的閣樓中。但1929年大蕭條使他家变得一贫如洗,于是搬家到布鲁克林区,当时米勒十几岁,每天早起,在上学前送面包挣钱补贴家用。从林肯高中毕业后,米勒在一家倉庫做搬運工和文員以支付大學學費。

1936年米勒發表第一部劇作《榮譽的真諦》(Honors at Dawn)在密西根大學公演,為他贏得霍普渥德獎(Hopwood Award)。兩年後他自密歇根大學畢業,取得英语學位。1940年時,米勒與在大學中結識的女友瑪莉·史拉托利(Mary Slattery)結婚。婚後育有珍妮(Jane)與羅伯特(Robert)二子,而因為他曾經在美式足球賽中受過傷,有幸可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免除兵役。

米勒在1948年的劇作《推銷員之死》為他贏得了普立茲獎、三座東尼獎,以及纽约剧评人协会奖,《推銷員之死》是一部一次贏得上述三項獎項的劇本。他的下一部劇本《熔爐》(在1995年改編成電影時,在中港台等地分別譯為《薩勒姆的女巫》、《靈欲劫》以及《激情年代》等)1953年1月22日在百老匯首演。

1956年6月,他與瑪麗結婚,美國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調查演藝圈有無共產黨顛覆活動,被伊利亞·卡贊指稱參與了共黨集會,在月底(6月29日),他迎娶了八年前透過卡贊所結識的瑪麗蓮·夢露。 米勒1953年創作的《煉獄》因反對美國的極右翼麥卡錫主義被譽為「美國戲劇的良心」,1957年3月31日,米勒因為拒絕提供參與共黨集會者的姓名,被控藐視國會,之後在1958年8月8日由美國最高法院給予平反。同年,發表《戲劇集》(Collected Plays)。

米勒與夢露的1956年結婚典禮

他在1960年創作出長篇小說《不合時宜的人》,繼而改編成電影腳本,成為夢露出演的最後一部影片。在1961年1月24日時,他與夢露離婚,隔年2月17日另娶攝影師英格·莫拉絲(Inge Morath)。米勒和莫拉絲是在拍攝電影《花田錯》(The Misfits)時結識,育有瑞貝卡(Rebecca)與丹尼爾(Daniel)二子。根據傳記作家馬丁·葛登能(Martin Gottfried)的說法,丹尼爾在1962年出生時就有唐氏症。米勒將丹尼爾安置在羅克斯伯的一家醫療機構後,就再也沒有看過他(雖然莫拉絲有)。米勒在他的自傳《時光樞紐》中也沒有提到過丹尼爾,紐約時報在2005年2月11日的訃聞中也忽略了這點。(在洛杉磯時報以及其他地方,則有相關報導)

莫拉絲逝世於2002年1月30日,同年5月1日,米勒成為西班牙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獎文學獎得主,譽為「毋庸置疑的現代戲劇大師」。

2004年12月時,89歲的米勒宣佈他與34歲的藝術家阿格尼斯·巴萊(Agnes Barley)自2002年起已經同居兩年,並且計畫結婚。2005年2月10日,米勒因膀胱癌心臟衰竭羅克斯伯里過世,享年89歲。他上个月刚出院,本来一直住在纽约妹妹琼家里,感觉痊愈无望才转到羅克斯伯里[5]

作品

米勒反對商業化、純娛樂的庸俗戲劇。他的作品著重於家庭、道德和個人責任感,對美國社會產生了極大影響。

舞台劇本

  • 榮譽的真諦》(,1935)
  • 天之驕子》(,1944)
  • 吾子吾弟》(,1947)
  • 推銷員之死》(,1949)
  • 激情年代》(,1953)
  • 憶兩個星期一》(,1955)
  • 橋上一瞥》(,1955)
  • 墮落之後》(,1964)
  • 維琪事件》(,1965)
  • 代價》(,1968)
  • 創世紀及其他》(,1972)
  • 大主教之屋》(,1977)
  • 美國鐘》(,1981)
  • 一位女士的輓歌》(,1982)
  • 某種愛情故事》(,1982)
  • 危險:記憶!兩部劇本》(,1986)—《我什麼都不記得》()與《克拉瑞》(Clara
  • 騎下摩根山》(,1991)
  • 最後的洋基》(,1993)
  • 碎玻璃》(,1994)
  • 彼得斯先生的連線》(,1998)
  • 萊恩面訪》(,2000)
  • Resurrection Blues (2004)
  • 完成圖畫》(,2004)

電影劇本

其他作品

  • 《焦點》(,1945)
  • 《希望渺茫(但不嚴重)的環境》()
  • 《黃金歲月》()
  • 《名聲》()
  • 《原因》()
  • 《無家可歸的女孩的生平:以及其他》()
  • 《亞瑟·米勒劇場文集》()
  • 自傳《時光樞紐》()

参考资料

  1. Campbell, James. . The Guardian. July 26, 2003 [May 8,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2. Ratcliffe, Michael. . The Guardian. February 12, 2005 [May 8,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3).
  3. Kampel, Stewart. . Hadassah Magazine. September 19, 2013 [May 8,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7).
  4. Miller, Gerri. . Jewish Journal. March 14, 2018 [May 8,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8).
  5. Richard Christiansen. . Chicago Tribune. February 23, 2005 [2023-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5).

外部連結

维基语录上的亞瑟·米勒语录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