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佛雷德鮑爾獎
亞佛雷德鮑爾獎(德語:),是柏林影展的獎項,屬於銀熊獎的一部分,於1987年開始頒發,紀念1986年逝世的柏林影展發起人阿爾弗雷德·鮑爾(),此獎主要是表彰那些開創電影藝術新視野的電影。[1]2020年1月,德國《時代週報》()揭發阿爾弗雷德·鮑爾曾是纳粹党的高階官員,影展官方宣布停止頒發該獎項[2]。
歷屆得獎者
年度 | 電影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
1987 | 《壞痞子》 | 李歐·卡霍 | ![]() | |
1988 | 該年未頒發 | |||
1989 | 《僕人》 | 瓦季姆·阿布德拉希托夫 | ![]() | |
1990 | 《衛兵》 | 亚历山大·罗戈日金 | ![]() | |
1991 | 該年未頒發 | |||
1992 | 《無限》 | 马连·胡齐耶夫 | ![]() | |
1993 | 該年未頒發 | |||
1994 | 《華嚴經》 | 張善宇 | ![]() | |
1995 | 該年未頒發 | |||
1996 | 《被掐住的人生》 | 瑞奇·托格納茲 | ![]() | |
1997 | 《羅密歐與茱麗葉之後現代激情篇》 | 巴茲·魯曼 | ![]() | |
1998 | 《愈快樂愈墮落》 | 關錦鵬 | ![]() | |
1999 | 《狂歡節》 | 托馬斯·萬桑 | ![]() | |
2001 | 《獨立少年合唱團》 | 緒方明 | ![]() | |
2001 | 《魔沼》 | 露柯希亞·馬泰 | ![]() | |
2002 | 《巴德爾》 | 克里斯多福·羅斯 | ![]() | |
2003 | 《英雄》 | 張藝謀 | ![]() | |
2004 | 《萬福瑪麗亞》 | 喬舒亞·馬斯頓 | ![]() | |
2005 | 《天邊一朵雲》 | 蔡明亮 | ![]() | |
2006 | 《影子保鏢》 | 羅德里戈·莫雷諾 | ![]() | |
2007 | 《賽柏格之戀》 | 朴贊郁 | ![]() | |
2008 | 《墨西哥幾點》 | 佛南多·安博可 | ![]() | |
2009 | 《大塊仔的暗戀日記》 | 亞德里安·貝尼茲 | ![]() | |
《甜蜜衝擊》 | 安德烈·華依達 | ![]() | ||
2010 | 《如果我想吹口哨》 | 佛羅林·瑟班 | ![]() | |
2011 | 《捨愛其誰》 | 安德烈斯·凡伊爾 | ![]() | |
2012 | 《禁戀》 | 米蓋爾·戈麥斯 | ![]() | |
2013 | 《在世界邊緣遇見熊》 | 德尼·柯特 | ![]() | |
2014 | 《酣歌暢愛》 | 亞倫·雷奈 | ![]() | |
2015 | 《火山少女的愛愁》 | 加伊羅·布斯塔曼德 | ![]() | |
2016 | 《悲傷秘密搖籃曲》 | 拉夫·迪亞茲 | ![]() | |
2017 | 《神秘獵殺》 | 阿格涅絲卡·霍蘭 | ![]() | |
2018 | 《寂寞離航中》 | 馬塞洛·馬蒂內西 | ![]() | |
2019 | 《蘿莉破壞王》 | 諾拉·芬沙伊特 | ![]() |
參考資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