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收入

人均所得英語:縮寫PCI),或平均所得,度量了在某一地区(城市、地区、国家等) 在一个给定的时间区段内(通常是一年)平均每个人的收入。它综合地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它与人口增长成反比,与国民收入增长成正比。 它的计算方式为:用特定区域内的总收入除以其总人口。[1][2]


美国

美国美国人口调查局 对人均收入作出如下定义:“人均收入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内,统计所有的男人、女人、儿童们过去十二个月中的货币收入的算术平均。” [3] (超过15岁的儿童纳入统计口径。)

制约因素

制约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是每一就业人口平均提供的国民收入额,其次则是就业人口占劳动适龄人口的比例及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后两者的比例增大,有利于加速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但这种增加与提高每一在业人口的人均国民收入额相比,作用则是有限的。

批评

在评测国家富裕程度上,人均收入受到如下批评: [4]

  • 在比较人均收入的时候,需要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 如果没有考虑通胀, 数据就会夸大经济增长的影响。
  • 在国际比较中,人均收入会受到生活成本高低的影响而失实,且其并不会被汇率反映出来。 若要比较不同国家间的生活水平, 那么调整购买力平价则能使其更精确地反映出人们用他们的收入实际上能够购买到的产品与服务。
  • 这是一个平均值,它无法反映出收入分配情况。 如果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不公平,那么一小部分极富有的人就可以提升人均收入,然而大部分人口却无法达到收入的均值。在这方面,收入的中位数要比平均数更有效地揭示真实情况,因为它受到极端值的影响更小。
  • 非货币型活动,例如物物交换或是家庭内部提供的服务则并不被计算在内(因为GDP便没有计算这些部分)。而在不同的经济体中,这些经济活动的重要性有高有低。

參見

参考文献

  1. . [2016-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6).
  2. Income Per Capita Defini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Investopedia
  3. . [2016-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4).
  4. "The Economics of Well-Bei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1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