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向善論

人性向善論或簡稱向善論,是台灣哲學史學者傅佩榮所提出,對儒家思想的一種詮釋。是一種以先秦儒家性善觀點為基礎的人性論主張,強調人性中有自我要求行善的力量。人性向善論認為,由於人始終在變化之中,我們不宜直接說「人性是什麼」,只能說「人性要求我成為什麼」。[1]人性向善論主張:人性中有要求主體行善的力量,若不行善則心不安。

批判

人性向善論與宋明傳統心性之學並不盡相融,與朱熹王陽明人性本善論的主張相違,在學界受到一些學者的批評及反對[2][3]。 

參考文獻

  1. 傅佩榮. . : 185.
  2. 蔡仁厚. . 三民. 1990年: 14-16.
  3. 蕭振聲. . 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51期. 2017年7月: 81-125.

研究書目

  •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 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1988年。
  • 錢穆:《中國思想史》,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
  • 傅佩榮:《儒家哲學新論》,臺北:聯經,2010年。
  •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
  • 姜國柱,朱葵菊:《中國人性論史》,鄭州市: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