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娃·诺加利斯

伊凡潔莉娜·「伊娃」·诺加利斯·德拉莫雷納西班牙語:1965年5月16日),生于西班牙旧科尔梅纳尔,西班牙裔美国人,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生物物理学家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曾于2015年至2020年任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与结构生物学教研室主任。现为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伊娃·诺加利斯
摄于2023年6月的诺加利斯
出生 (1965-05-16) 1965年5月16日
 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区旧科尔梅纳尔
母校马德里自治大学
基爾大學
知名于利用电子晶体学确认微管蛋白原子结构的第一人
配偶霍华德·帕德莫尔(Howard Padmore)
儿女2
奖项美國細胞生物學學會青年奖(2005年)
查博特科学卓越奖(2006年)
邵逸夫獎 (2023年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分子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
机构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
同步辐射源

诺加利斯是使用电子显微镜进行大分子复合物结构和功能表征的先驱,曾利用电子晶体学获取微管蛋白原子结构,确定重要抗癌药物紫杉醇结合位点。她也是结合冷冻电镜、计算图像分析及生化分析,深入了解生物复合物及分子机器功能及调节的领导者[1]。其研究揭示了与癌症及其他疾病治疗相关的细胞功能的各个方面[2]

早年与教育经历

伊娃·诺加利斯于1988年获得马德里自治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3],1992年在同步辐射源工作的时候获得基尔大学博士学位[3]

科研生涯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肯·唐宁(Ken Downing)实验室展开博士后研究期间,伊娃·诺加利斯率先利用电子晶体学获取微管蛋白原子结构,确定紫杉醇结合位点[4][5][6]。1998年,伊娃成为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助理教授[7],2000年成为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2]。随着冷冻电子显微术不断发展[8],她成为了利用该技术研究微管蛋白结构功能[9]大分子组装体(如真核转录)及转录起始复合物[10][11](多梳复合物PRC2端粒酶[12]的领导者。

个人生活

伊娃的丈夫霍华德·帕德莫尔(Howard Padmore)是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物理学家,两人育有两个儿子[13]

部分著作

奖项与荣誉

参考资料

  1. . Medical Design Technology. 2016-12-07 [2018-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2).
  2. .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2023-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1).
  3. . The Nogales Lab. [2022-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5).
  4. Nogales, E.; Wolf, S. G.; Khan, I. A.; Ludueña, R. F.; Downing, K. H. . Nature. 1995-06-01, 375 (6530): 424–427. Bibcode:1995Natur.375..424N. ISSN 0028-0836. PMID 7760939. S2CID 4338992. doi:10.1038/375424a0.
  5. Nogales, Eva; Wolf, Sharon G.; Downing, Kenneth H. . Nature. 1998-01-08, 391 (6663): 199–203. Bibcode:1998Natur.391..199N. ISSN 0028-0836. PMID 9428769. S2CID 4412367. doi:10.1038/34465.
  6. Nogales, E.; Whittaker, M.; Milligan, R. A.; Downing, K. H. . Cell. 1999-01-08, 96 (1): 79–88. ISSN 0092-8674. PMID 9989499. S2CID 18422680. doi:10.1016/s0092-8674(00)80961-7可免费查阅.
  7. . 邵逸夫奖 (新闻稿). 2023-05-30 [2023-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3).
  8. Callaway, Ewen. . Nature. 2015-09-10, 525 (7568): 172–174. Bibcode:2015Natur.525..172C. ISSN 1476-4687. PMID 26354465. doi:10.1038/525172a可免费查阅.
  9. Downing, Kenneth H.; Nogales, Eva. . Methods in Enzymology. 2010, 483: 121–142. ISBN 9780123849939. ISSN 1557-7988. PMC 4165512可免费查阅. PMID 20888472. doi:10.1016/S0076-6879(10)83006-X.
  10. Cianfrocco, Michael A.; Kassavetis, George A.; Grob, Patricia; Fang, Jie; Juven-Gershon, Tamar; Kadonaga, James T.; Nogales, Eva. . Cell. 2013-01, 152 (1-2): 120–131. ISSN 0092-8674. PMC 3552382可免费查阅. PMID 23332750. doi:10.1016/j.cell.2012.12.005可免费查阅.
  11. . Genetic 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 News. 2018-11-20 [2019-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5).
  12. . Drug Discovery from Technology Networks. [2019-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6).
  13. . The Biophysical Society. [2023-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9).
  14. . American Society for Cell Biology. [2019-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1).
  15. (PDF). Chabot Space & Science Center (新闻稿). 2005-05-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06-21).
  16. . EurekAlert!. [2019-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5).
  17. .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新闻稿). [2023-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0).
  18. . The Daily Californian. 2016-04-22 [2018-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0).
  19. . American Society for Cell Biology. [2019-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3).
  20. . Biosciences Area. 2019-03-07 [2019-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9).
  21. .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2022-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9).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