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布萊勒文

伯特·布萊勒文英語:1945年11月20日),原名Rik Aalbert Blijleven,為美國職棒大聯盟的投手。他最有名的球種就是他的曲球,他生涯曾兩度入選明星賽與兩次拿下世界大賽冠軍。生涯3701次三振排名大聯盟史上第五名,287勝則是大聯盟史上第27名。最後他於2011年入選名人堂。

伯特·布萊勒文
Bert Blyleven
2008年的布萊勒文
投手
出生: (1951-04-06) 1951年4月6日
 荷蘭烏特勒支省宰斯特
打擊: 投球:
美國職棒大聯盟首秀
1970年6月5日,代表明尼蘇達雙城
最終美國職棒大聯盟出场
1992年10月4日,代表加州天使
美國職棒大聯盟成績
勝敗投數287–250
防禦率3.31
三振3701
球队
生涯成就与獲獎紀錄
美國棒球名人堂成员
★ ★ ★ 棒球名人堂 ★ ★ ★
入选2011年
得票79.7% (第十四年票選)

早年

布萊勒文在荷蘭出生,不過他從小就在加州長大。布萊勒文2歲時他們家搬至加拿大薩克其萬省的梅爾維爾,[1]5歲時全家搬到南加州。而布萊勒文因為小時候看著道奇的傳奇投手山迪·柯法斯投球,因此對棒球產生濃厚的興趣。[2]

職業生涯

1969年美國職棒大聯盟選秀,雙城隊在第三輪選進布萊勒文。他在隔年的6月2日收到升上大聯盟的通知,並在6月5日完成個人初登板。這年他拿下10勝,並被提名為美聯最佳新人王人選之一。1973年,他投出9次完封勝,成為該年美聯最高紀錄。

不過他在雙城隊過得並不開心,他常常受到瘋狂球迷與輿論的騷擾,加上對薪水不滿意。[3]1976年6月1日,他和隊友Danny Thompson被交易至遊騎兵隊。[4]他在遊騎兵的剩餘球季投出2.76的防禦率。1977年9月22日,布萊勒文投出了無安打比賽。而這場比賽也是布萊勒文在遊騎兵的最後一次先發。而他在遊騎兵時期寫下的防禦率為2.74,至今仍是隊史紀錄。[5]

1977年球季,布萊勒文在一次比賽中故意對著攝影機比中指。此舉傷害了球團形象,[6]也因此遊騎兵在1977年12月8日將他交易至海盜隊。[7][8]1978年,布萊勒文成為隊上的防禦率王、三振王以及完投王。1979年,他拿下第一座世界大賽冠軍。這年他拿下20次無關勝敗,成為大聯盟史上單季拿下最多次無關勝敗的投手。[9]

1980年,布萊勒文要求球隊交易他,否則就選擇退休。[10]最後他在12月9日被交易至印地安人隊。1982年,他因為手肘受傷幾乎缺席整個賽季。1983年,他只投出7勝10敗,防禦率4.12。隔年球季他投出19勝7敗,防禦率2.87。他因為在牛棚區弄傷腳而缺席剩餘的比賽,讓他無緣挑戰單季20勝。1985年,布萊勒文拿下5次完封勝。而他這年投了293.2局,並有24次完投。[11]而他因為在印地安人一樣待得不開心,所以要求球隊將他交易回雙城。[12]1987年,他拿下第二座世界大賽冠軍。並且在後來達成3000K成就。

1989年,布萊勒文到了加州天使隊。他在第1個球季就投出17勝5敗,防禦率2.73。1991年,他因為動了旋轉肌手術而造成球季報銷。1992年,他僅投出8勝12敗,防禦率4.74的成績。最後他在球季結束後退休,總計他拿下287勝250敗,並送出高達3701次三振。

明星三壘手布魯克斯·羅賓森曾說布萊勒文的曲球非常了得,並稱讚他是一名具有統治力的投手。[13]

2009年世界棒球經典賽,布萊勒文擔任荷蘭隊的投手教練。[14]

榮譽

1998年,布萊勒文首度獲得名人堂票選資格。大家都認為他會在第一年就入選名人堂,但是他卻因為荷蘭籍的身分一直被拒於門外。[15]

1998年,布萊勒文的得票率只有17.55%,隔年更是只有14.1%。[16]但是他在2011年的票選得票率來到79.7%,[17]他也是1970年後第一位首年得票率低於20%但最後還能入選名人堂的選手。

布萊勒文後來在致詞時說到他每一年都在祈禱他能夠入選,而最後他很高興能看到夢想成真。[18]而他也成為了第一位入選名人堂的荷蘭籍球員。

2002年,布萊勒文入選雙城隊的名人堂。[19]2011年7月16日,雙城隊將他的28號球衣永久退休。[20]

個人生活

布萊勒文退休後曾長期擔任雙城隊比賽的評論員,直到2020才退休。現居在佛羅里達州的麥爾茲堡

1990年,布萊勒文在吉姆·貝魯什執導的電影Taking Care of Business中飾演自己。[21]結果他事後完全記不起來該電影的名字。而他不只忘記自己演過的電影名稱,布萊勒文連自己的原名都不知道:他一直到結婚前才知道自己的本名叫做Rik Aalbert Blijleven,在此之前,他一直以為自己的名字是Rikaalbert Blijleven。[22]

生涯投球數據

勝投 敗投 防禦率 出賽場次 先發 完投 完封 投球局數 安打 自責分 失分 全壘打 保送 三振 暴投 觸身球
287 250 3.31 692 685 242 60 4970 4632 1830 2029 430 1322 3701 114 155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Berkow, Ira. . New York Times. 1987-10-18 [2020-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5).
  2. . [2020-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0).
  3. Bertie's fans get one-fingered farewel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Miami News, June 1, 1976
  4. Kallestad, Brent. . Lewiston Daily Sun (Maine). Associated Press. 1976-06-02: 20 [2020-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2).
  5. Historical Player Stats: Texas Rangers
  6. Former Indians Blyleven, Alomar Elected to Hall of Fam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by Robert Gonzalez, at MLBcenter.com
  7. Durso, Joseph. "Matlack, Milner Go In Four‐Team Trade," The New York Times, Friday, December 9, 197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etrieved April 30, 2020
  8. Durso, Joseph. "Mets Get Ken Henderson, Outfielder, From Rangers," The New York Times, Thursday, March 16, 197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etrieved April 30, 2020
  9. . Baseball Reference. [2018-07-14].
  10. Blyleven Walks Out, Wants Trad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ittsburgh Post-Gazette, May 1, 1980
  11. Roberto Alomar and Bert Blyleven electe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LA Times accessed 1/5/2011
  12. Kiley, Mike. . Chicago Tribune. 1985-06-02 [2020-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9).
  13. . [2020-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5).
  14. Steve Ginsburg. . Reuters. 2009-01-29 [2009-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2).
  15. Welch, Matt (2011-01-05) How a Part-Time Blogger Changed the Face of Baseball's Hall of Fam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eason
  16. Stark, Jayson. . ESPN.com. 2010-12-31 [2011-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04).
  17. Blyleven Gets the Call From Cooperstow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Star Tribune accessed 1/5/2011
  18. Tyler Kepner,Alomar and Blyleven elected to Hall of Fam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New York Times, 1/5/11
  19. . [2020-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09).
  20. Twins to immortalize Blyleven by retiring No. 2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MLB.com
  21. . [2020-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4).
  22. Source: book Baseball—a Laughing Matter, by Warner Fusselle, Rick Wolff and Brian Zevnik of The Sporting News (1987)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伯特·布萊勒文
前任:
丹尼斯·艾克斯利
投出無安打比賽的投手
1977年9月22日
繼任:
Bob Forsch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