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鱷龍屬

似鱷龍屬屬名:)是種大型棘龍科恐龍,擁有類似鱷魚的嘴部,生存於白堊紀阿普第階晚期的非洲西北部。牠的生存年代約為1億2100萬年前到1億1200萬年前[1]

似鳄龙属
化石时期:白堊紀前期,
似鱷龍的骨架模型,位於芝加哥兒童博物館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科: 棘龍科 Spinosauridae
亚科: 重爪龙亚科 Baryonychinae
属: 似鳄龙属 Suchomimus
Sereno et al., 1998
模式種
泰內雷似鱷龍
Suchomimus tenerensis

Sereno et al., 1998
異名
  • 泰內雷重爪龙 Baryonyx tenerensis
    (Sereno et al., 1998)Sues et al., 2002 [原为似鳄龙]

敘述

泰內雷似鱷龍的頭骨,位於雪梨澳洲博物館

不像大部分的大型獸腳亞目恐龍,似鱷龍擁有非常長的低矮口鼻部,狹窄的頜部有約100顆牙齒,這些牙齒並不是非常銳利,但稍微往後彎曲。前額有一小角飾。口鼻部前端較大,並有一叢更長的牙齒,這些牙齒的作用似乎較接近固定獵物的身體而非撕扯獵物的皮肉。似鱷龍的外型令人聯想到那些以魚類為食的鱷魚,例如生存於印度長吻鱷,牠們也擁有非常長、狹窄的口鼻部。

似鱷龍的脊椎有高大的延伸物,最高處位於臀部,它們可能撐者由皮膚構成的帆狀物或背脊,類似棘龍,但沒有棘龍那樣高大。詳細研究顯示似鱷龍的標本接近成年,身長約11公尺,體重估計值約2.6到5.2公噸[2];科學家們認為似鱷龍成長至成年時,體型將跟暴龍一樣大,身長超過12公尺。牠們的前肢強壯,手部有三指,拇指上有大型鐮刀狀指爪。綜合以上幾點,似鱷龍是種巨大且強壯的動物,以魚類為食,生存於1億1千多萬年前的北非撒哈拉地區,與當時另外二種大型掠食者始鯊齒龍帝鱷共同統治該地,當時該地區為多水、類似沼澤的環境。

分類歷史

似鱷龍的復原圖
泰內雷似鱷龍的指爪與牙齒,位於威尼斯自然歷史博物館

似鱷龍被分類於棘龍科,棘龍科是一種大型掠食動物,頭部的形狀適合獵食魚類。但與其它大型獸腳類恐龍相比(例如暴龍科鯊齒龍科),棘龍科的骨骼結構較不結實,尤其是頭部,使某些科學家懷疑棘龍科能否獵殺大型的獵物[3]。除了背脊以外,似鱷龍非常類似重爪龍,重爪龍也有強壯的前肢,以及巨大的鐮刀狀拇指指爪。似鱷龍與重爪龍的指爪都是古生物學家首先注意到的化石部位。根據唯一的正模標本,似鱷龍的體型大於重爪龍。少數古生物學家認為重爪龍可能是似鱷龍的未成年體,脊飾龍也有可能與似鱷龍是相同動物。

發現与命名

似鱷龍數之骨骼構造

在1998年,芝加哥大學古生物學家保羅·塞里諾(Paul Sereno)率領一個挖掘團隊,在撒哈拉地區發現了新的鯊齒龍帝鱷標本之後,在尼日泰內雷沙漠(Tenere Desert)附近發現一個新的化石,屬於艾爾雷茲組(Elrhaz Formation)[4]。這個化石約有2/3的身體骨骼,屬於一種巨大的魚食性動物。他們依據化石頭部的形狀,將化石命名為泰內雷似鱷龍S. tenerensis)。屬名在拉丁语意為「鱷魚模仿者」;種名則是以泰內雷沙漠為名[4]

参考文献

  1. Holtz, T.R. Jr. (2011) Dinosaurs: The Most Complete, Up-to-Date Encyclopedia for Dinosaur Lovers of All Ages, Winter 2010 Appendix.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 http://www.bioone.org/doi/abs/10.1671/0272-4634(2007)27%5B108:MTIBTY%5D2.0.CO%3B2
  3. Holtz, T.R., Jr. . Science. 1998, 282 (5392): 1276−1277 [2012-07-04]. doi:10.1126/science.282.5392.127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04).
  4. Sereno, P.C.; Beck, A.L.; Dutheil, D.B.; Gado, B.; Larsson, H.C.E.; Lyon, G.H.; Marcot, J.D.; Rauhut, O.W.M.; Sadleir, R.W.; Sidor, C.A.; Varricchio, D.D.; Wilson, G.P; and Wilson, J.A. . Science. 1998, 282 (5392): 1298–1302 [2012-07-04]. Bibcode:1998Sci...282.1298S. PMID 9812890. doi:10.1126/science.282.5392.12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09).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