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波震级

(记作,英語:),是一種測量地震震級的方式。

概要

體波震級是使用P波的振幅以計算地震的震級。P波是一種以5到8 km/s在整個地球中傳遞的地震波,並且在地震時會最早到達地震儀。因此,計算體波的強度是確定遠距離地震震級最快的方式。

賓諾·古登堡於1945年提出以體波週期在0.5到12秒之間的體波震級計算公式:

在這裡是地表運動的幅度(單位微米),是體波週期(單位秒),是距離函數的修正係數,震央和地震測站夾角(單位角度),震源深度(單位公里)。

一般說來,體波震級是使用週期約1秒的P波,與周期4秒左右的S波以測定遠震(震央在 700 公里以外)的規模[1][2]。類似於里氏地震規模,體波震級與地震的物理性質沒有直接的物理關連[1],並且在規模大於6.2即會發生飽和,因此不適合使用於大型地震的規模測量。

參見

參考資料

  1. Introduction to Seismolog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MIT OpenCourseWare
  2. Measuring the Size of an Earthquak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Earthquake Hazards Program, USGS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