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俊明

侯俊明,1963年出生於臺灣嘉義縣六腳鄉,常署名「六腳侯氏」,為國立藝術學院(現臺北藝術大學) 1987年第一屆畢業生,重要參展經歷有1988年參加韓國釜山國際雙年展、1995年、2013年代表臺灣參加第46屆及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1]

侯俊明曾於1983年獲得全國油畫首獎,其後受「現代藝術」與「原生藝術」的影響,創作逐漸從傳統美術訓練的寫實題材轉變為挑戰社會禁忌的題材,例如1987年作品〈建築工地秀〉與畢業展作品〈大腸經〉,即因過於叛逆與聳動露骨而被國立藝術學院校方撤件。[2]1986年侯俊明跟隨陳傳興教授至蘭嶼、高雄的龍發堂臺南東獄殿,以及至南投拜訪素人藝術家林淵,這些經歷也影響侯俊明在之後的創作中,常引用臺灣民俗宗教、露骨的警世奇想等元素。[3]1990年,侯俊明與多位藝術家在藝術替代空間「柑仔店」以「台灣檔案室」為名,從諷刺社會政治的角度舉辦「恭賀第八任蔣總統就職」展覽。[4] 在這次展覽中,侯俊明製作以《山海經》中,遠古神祇「刑天」為形象的雕塑,此後「刑天」的形象便不斷出現在他的作品中。[3]

1997年侯俊明經歷失婚後,從事團體治療以及自由書寫,創作主題逐漸以自我心靈與成長歷程為主。例如《亞洲人的父親》系列作品,即是侯俊明再婚後,兒女相繼誕生讓他開始思考自己如何看待「父親」的形象與責任,以及對「父子」或「父女」關係的好奇,而自2008年發起的一系列訪談式創作[5]。這個創作計畫分別曾於日本橫濱、臺灣臺北臺中嘉義香港、泰國曼谷等多地進行訪談創作。[6]


參考資料

  1. 文化部「臺灣文化工具箱」. . 文化部「臺灣文化工具箱」. [2022-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
  2. 盛, 鎧. . 藝術學研究 (中央大學): 228.
  3. 龔卓軍. . 伊通公園. [2022-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6).
  4. 陳慧嶠. . 伊通公園官網. [2023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5).
  5. 陳韋臻. . 破報. 2009-10-30 [2023-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6. 王品驊. . ARTouch. [2023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