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使運載火箭

信使號英語:波斯語,"使節"之意)是伊朗第一種能將衛星送入軌道的一次性使用運載火箭[2] 信使號發射系統在2009年2月2日發射,並成功將希望號衛星衛星送入軌道。[3][4]

信使號
用途低地球軌道運載火箭
制造者伊朗太空總署
制造国家 伊朗
外型及质量参数
高度22 公尺 (72ft)
直径1.25 公尺 (4.10ft)
质量26,000 公斤
2
LEO有效载荷
质量50(110英磅)[1]
相关火箭
本系列流星
发射历史
現役
发射场伊朗太空總署
总发射次数軌道:7
成功次数軌道:4
失败次数3
首次发射亞軌道:2008-02-04
軌道:2008-08-17
末次发射2019年2月5日
第一級
1 × 改進版流星3型飛彈發動機
推力363 kN(82,000 lbf
燃料四氧化二氮 / 偏二甲肼
第二級
2 × R-27彈道飛彈發動機
推力35 kN(7,900 lbf
燃料四氧化二氮 / 偏二甲肼

Kavoshgar

2008年2月4日,命名為Kavoshgar-1 (波斯語, "Explorer-1")的亞軌道測試在國營電視臺公開。2007年2月25日進行的飛行測試可能也具有相同的性質。首次飛行負載了測量高空大氣的儀器。據伊朗通訊社,2008年2月4日發射的火箭以液態推進劑驅動,可能是衍生自流星-3的設計。火箭到達離地約200–250 km的太空,並成功傳回科學數據。

2008年2月19日,伊朗提供有關信使號的相關新資料,並且公開Kavoshgar-1使用的是兩節火箭。[5] 第一節火箭在升空100 秒後脫離,並乘降落傘回到地面。第二節繼續飛行到離地約200 公里。不過此次飛行並未試圖到達軌道速度。

伊朗國營電視臺早期的報告提出,Kavoshgar-1使用三節火箭,第一節在90 秒之後分離,最後火箭進入離地200-250公里的軌道。[6][7]

早在2007年2月25日,伊朗就已成功開發且發射一個探空火箭。不過無法得知此火箭與2008年2月4日發射的火箭是否為同一類型。

運作記錄

信使號-1

2008年8月17日,伊朗官方宣布成功發射一臺無負載的信使號火箭。這是伊朗為了發射首個自產的衛星希望號所做的準備。[8] 伊朗航空組織的領導Reza Taghizadeh透過國家電視台發言:「信使號運載火箭已在今日發射,我們首次將一顆替代的假衛星送入軌道。」[9]根據伊朗公布的資料,這顆替代的假衛星被送入離地650 km的近地軌道,每24小時通過伊朗上空6次。[10][11]

據美國官方所述:「火箭在升空後不久就失敗了,所以根本無法抵達預定位置。」[12] 不過伊朗國家電視臺在幾分鐘後就播出了火箭升空的過程。[13] 伊朗官方嚴厲抨擊上述的指控,並且聲明希望號衛星將在不久後發射。[14]

2009年2月2日,一個信使號火箭載運希望號衛星進行了伊朗的首次軌道飛行[15]。本次使用的信使號是一個兩級運載火箭,長22 m、直徑1.25 m、重約26噸。希望號衛星27公斤重,被送入近地點245.5 km、遠地點381.2 km的橢圓軌道。[3][16] 信使號顯然比前機型更先進有力。[17]

往後的發射

信使號-1A為信使號-1升級,第一節增加兩個捆綁式固體引擎推進器(來自流星-3C),可能還在原有的火箭上增加了第三節固體發動機,信使號獲得更多負載能力。

伊朗總統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在2009年4月14日宣布開始此推進器的研發。此推進器可將衛星送入700 km(430 mi)高的軌道或者加倍原本的負載量。[18]信使號-1A火箭的處女航,載運伊朗的第三個本土衛星觀測1號衛星,在2011年6月15日09:14 UTC升空後,這個重15.3 kg的衛星於數分鐘後成功進入軌道。

2012年2月3日,升級後的的信使號-1B增加20%推力,載運50 kg的納維德號衛星進入太空。火箭的第二節比舊款的更寬。[1]之後黎明號衛星地球成像衛星在2012年5月23日、9月22日以及2013年2月17日在塞姆南航天發射場發射失敗。伊朗並未公布這三次發射失敗的記錄。[19][20],2015年2月3日,信使號-1B終於成功載運一個52 kg的黎明號衛星發射升空。[20]

2019年2月5日信使號-1B發射杜斯蒂衛星,伊朗國防部副部長聲稱發射成功,[21]美國的研究人員聲稱發射在升空後的某個時間點失敗了。[22]2019年8月29日一枚信使號-1B火箭似乎在發射台上爆炸。[23]

除役

在2020年伊朗祖勒賈納衛星運載火箭揭幕儀式上,伊朗國防部航空航天組織發言人賽義德·艾哈邁德·侯賽尼表示,信使運載火箭已處於退役狀態,不再計劃用該運載火箭發射。[24]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http://jamejamonline.ir/newstext.aspx?newsnum=100803210565
  2. Parisa Hafezi. . Reuters. 2008-08-17 [2008-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3. . NASA NSSDC. [2015-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4. . US Missile Defense Agency.
  5. . Press TV. 2008 [2009-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30).
  6. Ali Akbar Dareini. . Space.com. 2008 [2009-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8).
  7. . Associated Press. 2008 [2009-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8. . BBC News. 2008-08-17 [2008-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9. . Reuters. [2008-08-18].
  10. . 伊通社. 2008-08-16 [August 18,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2).
  11. . [2015-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1).
  12. . Reuters. 2008-08-19 [2009-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1).
  13. YouTube - Iran launches rocket into space
  14. . [2020-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8).
  15. McDowell, Jonathan. . Jonathan's Space Report. [2009-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2).
  16. (PDF). Iranian Space Agency. 9 February 2009 [2009-03-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9-05).
  17. Shiga, David. . New Scientist. 2009-02-09 [2009-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3).
  18. . [2015-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6).
  19. Hansen, Nick. . Jane's Intelligence Review. October 1, 2012, 24 (10).
  20. Stephen Clark. . Spaceflight Now. 2 February 2015 [2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6).
  21. . РИА Новости. 2019-02-07 [2019-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1) (俄语).
  22. Brumfiel, Geoff. . NPR.org. 2019-02-06 [2019-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1) (英语).
  23. Brumfiel, Geoff. . NPR. 2019-08-29 [2022-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3) (英语).
  24. . web.archive.org. 2020-02-01 [2022-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1 (波斯语).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