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證券

元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台灣的一間證券公司,為元大金融控股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目前為台北股市證券經紀業務市佔第一,並是第一間受邀參與Nasdaq收盤敲鐘儀式的台灣券商。

元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曾用名元大京華證券
元大寶來證券
公司類型證券公司子公司
公司前身京華證券, 寶來證券, 復華證券
成立1996年
代表人物董事長:陳修偉
總經理:王義明
總部臺灣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3段219號11樓
产业證券業
所有權者元大金融控股 编辑维基数据
實收資本額新台幣659.25億元
主要股東元大金融控股(100.00%)
母公司元大金融控股
主要子公司元大證券金融
元大證券亞洲金融
元大國際保險經紀人
网站元大證券

歷史

元大證券前身包括成立於成立於1961年的「元大證券」、成立於1988年的「京華證券」和「寶來證券」、成立於1996年的「復華證券」(1997年改制為復華綜合證券)。

2000年,元大證券和京華證券合併為「元大京華證券」;2007年,元大京華證券和復華綜合證券合併為「元大證券」;2012年4月1日,元大證券與寶來證券合併為「元大寶來證券」;2015年,元大寶來證券更名為「元大證券」。

現在的元大證券雖然是由元大金控主導經營,但經過多次合併後,是以最晚成立的復華證券為存續公司。

元大證券
1961年成立
 
 
 
 
 
 
 
 
 
京華證券
1988年成立
 
 
 
 
 
寶來證券
1988年成立
 
 
 
 
 
 
 
 
 
 
 
 
 
 
 
 
 
 
 
 
 
 
 
 
 
 
 
 
復華證券
1996年成立
 
 
 
 
 
 
 
 
 
 
 
 
 
 
 
 
 
 
 
 
 
 
 
 
 
 
 
 
元大京華證券
2000年合併
 
 
 
 
 
復華綜合證券
1997年改制
 
 
 
 
 
 
 
 
 
 
 
 
 
 
 
 
 
 
 
 
 
 
 
 
 
 
 
 
 
 
 
 
 
 
 
 
 
 
 
元大證券
2007年合併
 
 
 
 
 
 
 
 
 
 
 
 
 
 
 
 
 
 
 
 
 
 
 
 
 
 
 
 
 
 
 
 
 
 
元大寶來證券
2012年合併
 
 
 
 
 
 
 
 
 
 
 
 
 
 
 
 
 
 
 
 
元大證券
2015年更名

前身:元大證券(1962年成立)

  • 元大證券最初是由海外華僑李伯蘇成立,並於1962年4月7日開始營業[1]。1964年,元大證券因違規墊款計收利息,一度遭經濟部證券管理委員會處分撤銷證券商之註冊,成為台灣第一家遭停業處分的證券商[2][3];歷經一年多的訴願後,改為處分停業兩年,於1967年4月恢復營業。[4]
  • 1973年,元大證券因積欠馬繼良借款無法償還,以股票抵欠款後,馬繼良家族從1974年開始取得元大證券之經營權。[5][6]
  • 1992年,元大證券開始快速拓展營業據點,並陸續併入淡信證券、順順證券、元帥證券。[7]
  • 2000年8月,元大證券與京華證券合併,為台灣第一個兩家上櫃證券公司的合併案;合併後以元大證券為存續公司,並更名為元大京華證券[8][9]
  • 復華證券

復華證券時期

  • 復華證券是於1996年8月12日由中國國民黨經營的復華證券金融所成立,最初資本額為新台幣10億元[10];1997年改制為綜合證券商,因此更名為復華綜合證券[11],並開始陸續併入各地的小證券商(包括:士農證券、宜豐證券、發財證券、桃園證券、大益證券、高福證券、富山證券、大勝證券、大鑫證券、南投證券、東泰證券、友利證券)成為子公司來拓展營業據點。[12]
  • 2002年2月4日,與母公司復華證券金融共同以股份轉換方式成立復華金融控股公司,成為復華金控的子公司。[13]

元大金控時期

  • 2006年元大京華證券入主經營復華金控,2007年4月2日「元大京華證券」正式成為復華金控子公司,因此復華綜合證券與元大京華證券在同年9月23日完成合併[14]。合併後雖然是以原元大京華證券繼續主導經營,卻是以復華綜合證券為存續公司,不過為配合元大集團的名稱而更名為元大證券[15]
  • 2011年10月3日,元大金控以新台幣489億元併購寶來證券[16];完成併購後,元大證券與寶來證券於2012年4月1日合併,以元大證券為存續公司,但更名為元大寶來證券[17]直到2015年,才再次更名回到「元大證券」。
  • 寶來證券所成立的「財團法人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是一家產業研究機構,現在名為「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2013年6月25日,元大寶來證券提供三年新台幣600萬元經費,與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管理與財務金融學系(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資訊管理與財務金融學系)合作推動「智慧型金融雲研究與實習平台計畫」。[18]

參考資料

  1. . 聯合報. 1962-04-08.
  2. . 聯合報. 1964-10-06.
  3. . 聯合報. 1965-12-25.
  4. . 聯合報. 1966-08-14.
  5. 何曼卿; 林益民. . 台灣壹週刊. 2008-05-22, (365).
  6. . 經濟日報. 1974-12-04.
  7. 王學呈. . 經濟日報. 1992-12-12.
  8. . 經濟日報. 1999-11-30.
  9. 黃登榆. . 經濟日報. 2000-07-01.
  10. . 經濟日報. 1996-08-12.
  11. 莊啟宗. . 經濟日報. 1997-07-30.
  12. 詹惠珠. . 經濟日報. 1998-02-06.
  13. 夏淑賢. . 經濟日報. 2001-11-22.
  14. 夏淑賢. . 經濟日報. 2007-04-17.
  15. 夏淑賢. . 經濟日報. 2007-08-02.
  16. 何佩儒; 呂淑美. . 經濟日報. 2011-04-10.
  17. . 聯合晚報. 2012-04-02.
  18. 田裕斌. . 中央通訊社. 2013-06-25.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