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对象

计算机科学中,元对象(metaobject)是操纵、创建、描述或实现对象(包括自身)的对象。适用于元对象的对象叫做基础对象。元对象可以定义的一些信息包括:基础对象的类型接口方法特性解析树等。元对象是计算机科学反射概念的例子,这里的系统(通常在运行时间)能访问它自己的内部结构。反射在根本上确使一个系统能现场重写自身,在其运行时改变自己的实现[1]

元对象协议

元对象协议MOP:metaobject protocol)提供了访问和操纵对象系统的结构和行为的词汇表(协议)。元对象协议的典型功能包括[2]

  • 创建或删除一个新类,
  • 创建一个新属性或方法,
  • 致使一个类继承自一个不同的类(“变更类结构”),
  • 产生或变更定义一个类的方法的代码。

进一步的说,元对象协议不只是到底层实现的接口,转而,通过元对象协议,对象系统是依据元对象系统而递归实现的,而它自身在理论上是依据元-元对象系统来实现的,以此类推直到任意一个基础情况(对象系统的一个一致性状态)被确定,协议就自身而言,是在这些实现层级之间的递归泛函联系。

元对象协议对立于伯特蘭·邁耶开闭原则,它声称软件对象系统,应当“开放扩展”而“关闭修改”。这个原则有效的划分了,对其做出增加的扩展对象,和对其重定义的修改对象之间的不同,提出前者是需要的品质(“对象应当可以扩展来满足将来使用情况的要求”),而后者是不需要的(“对象应当提供拒绝概要修订的稳定的接口”)。元对象协议与之相反,透明的暴露对象的内部构成,和就系统自身而言的整个对象系统。实际上,这意味着编程者可以使用对象来重定义自身,可能要以非常复杂的方式。

以元对象协议方式实现对象系统,开放了彻底自主的重新设计的可能性,提供了深度灵活性,但介入了可能的复杂性,和难以理解的元稳定性问题(例如,对象系统不可以破坏性更新它自己的元对象协议,这是它的内部自我表示,但是某些更新的潜在破坏性要预测出来,是件不平凡之事,并可能难以推理),这依赖于想要的修改所传播到的递归深度[3]。由于这些原因,当元对象协议出现于一个语言之中的时候,通常被适度使用并用于特殊用途,比如以复杂方式转换其他软件或自身的软件,例如在逆向工程中用到的那些软件[4]

运行时间和编译时间

在于运行时间不能获得编译的时候,元对象协议的实现就有额外的复杂性。例如,有可能通过这种协议变更类型层级,但是这么做可能导致,用可替代类模型定义编译的代码出问题。一些环境找到了有创意的解决方法,比如通过在编译时间处理元对象问题。一个好例子是OpenC++[5]语义网的面向对象模型,比多数标准对象系统更加动态,并一致于运行时间元对象协议。例如,在语义网中模型类被预期变更它们的相互关系,并有叫做分类器的一个特殊的推论引擎,可以验证和分析演化中的类模型[6]

用途

第一个元对象协议,是在Xerox PARC开发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Smalltalk之中的元类。随后的Common Lisp对象系统(CLOS),受到Smalltalk协议,还有Brian C. Smith3-Lisp作为求值器无穷塔上的原创研究的影响[7]。CLOS模型,不像Smalltalk模型,允许一个类有多于一个超类;这引起了额外的复杂性,比如有解决某些对象实例的类沿袭(lineage)的问题。CLOS还允许动态多方法分派,这是通过泛化函数来处理的,而非Smalltalk的单一分派中的消息传递[8]。描述Common Lisp中元对象协议的语义和实现的最有影响的图书,是Gregor Kiczales等人的《元对象协议的艺术[9]

元对象协议还广泛的用于软件工程应用中。在几乎所有的商业CASE代码重构集成开发环境中,都有某种形式的元对象协议,用来表示和操纵设计工件[10][11][12]

元对象协议是实现面向方面编程的一种方式。很多MOP的早期创立者,包括Gregor Kiczales,此后成为了面向切面编程的主要倡导者。PARC雇用了Kiczales等人,为不拥有原生元对象协议的Java设计了AspectJ

参见

引用

  1. Smith, Brian C. . MIT Technical Report. 1982-01-01, (MIT-LCS-TR-272) [16 Dec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13 December 2015).
  2. Foote, Brian; Ralph Johnson. . Oopsla '89. 1–6 October 1989: 327–335 [16 December 2013]. ISBN 0897913337. doi:10.1145/74877.74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4).
  3. The Art of the Metaobject Protocol, Appendix C — Living with Circularity
  4. Favre, Lilliana; Liliana Martinez; Claudia Pereira. . Springer. 2009. ISBN 978-3-642-01861-9. doi:10.1007/978-3-642-01862-6_21.
  5. Chiba, Shigeru. . Oopsla '95. 1995: 285–299 [27 December 2013]. ISBN 978-0897917032. doi:10.1145/217838.21786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9).
  6. Knublauch, Holger; Oberle, Daniel; Tetlow, Phil; Wallace, Evan. . W3C. 2006-03-09 [2008-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6).
  7. Brian Cantwell Smith, Procedural Reflection in Programming Languages,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hD dissertation, 1982.
    . [2023-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6).
    Daniel P. Friedman; Mitchell Wand. . . 1988: 298–307 [2023-01-26]. ISBN 978-0897912006. doi:10.1145/319838.31987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6).
  8. (PDF). [7 Jul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7-09).
  9. Gregor Kiczales, Jim des Rivieres, Daniel G. Bobrow. (PDF). MIT Press. 1991 [2022-03-11]. ISBN 0-262-61074-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2-05).
    The Art of the Metaobject Protocol, Chapters 5 and 6 in Hypertex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0. Johnson, Lewis; David R. Harris; Kevin M. Benner; Martin S. Feather. . Rome Laboratory Final Technical Report. October 1992,. RL-TR-92-248.
  11. (PDF). www.metaware.fr. Metaware White Paper. [6 January 20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7 January 2014).
  12. . omg.org. Object Management Group. [7 Januar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1).
  13. . [2021-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5).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