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戰2600

最後一戰2600(英语:,)是一款由AtariAge開發、於雅達利2600平台運行的單人動作冒險遊戲。該遊戲的靈感來自《最後一戰》系列遊戲,由前微軟遊戲發行副總裁艾德·弗萊斯所創作,他也曾參與微軟對《最後一戰》開發商Bungie的收購[1][2]。《最後一戰2600》於2010年7月在經典遊戲展上發行,並獲得了正面居多的評價。2013年,史密森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將《最後一戰2600》列入「電子遊戲的藝術」的展覽中。

最後一戰2600
    类型動作冒險
    平台雅達利2600
    发行商AtariAge
    设计师艾德·弗萊斯
    模式單人遊戲
    发行日2010年7月

    系統

    《最後一戰2600》的遊戲畫面;圖中,士官長正殺死了一名敵人。

    該遊戲可供玩家使用搖桿8位元的畫面上來控制士官長一角;遊戲共分為四個區域:戶外、星盟基地、寒冰世界及最終BOSS區域[3][4]。藉由武器和威力的提升有助於對抗出現在畫面上的眾多敵人;但除非收集護盾,否則玩家角色就會和敵人一樣被對方一擊殺死[3][5]。遊戲中設有兩種強化裝置,但皆由三名敵人所駐守。第一種是能提升發射速度的槍,第二種則是能讓玩家角色移動得更快的靴子。此外,透過殺死某些敵人,玩家可以獲得一個能量防護裝置,該防護裝置能防止敵人的一次攻擊而奪走玩家角色的一個生命點數(生命點數共三個)。

    在成功完成遊戲一次後,遊戲會返回選單畫面,而背景的天空則會變成紅色。如果玩家選擇從此畫面再次遊玩,那遊戲則將會以「傳奇」模式進行遊戲,此模式下的玩家角色將以較慢的速度來移動和射擊。

    開發

    艾德·弗萊斯在受到由伊恩·博格斯特尼克·蒙特福特撰寫的《與電子束賽跑——雅達利視訊電腦系統》一書後決定為雅達利2600開發一款該平台版本的《最後一戰》遊戲[6][7]。但因雅達利2600的內存僅擁有128位元組,所以使繪製士官長等角色的作業相當困難[8]。弗萊斯後來表示,該遊戲教會自己一件事——拘束有時是對創造力的刺激[9]

    反響

    《最後一戰2600》於2010年7月在經典遊戲展上發行[10][11]。在會場上,該遊戲以限量150套實體片作出售;這也是AtariAge拉斯維加斯舉辦的2010年經典遊戲展上發行的四款新雅達利2600遊戲之一,其他三款為《Duck Attack!》、《》(一款拳擊遊戲)及世嘉街機遊戲《Turbo》(1981年)的一個遊戲埠[12][13]

    《最後一戰2600》因是在受限於尺寸的情況下所製作而被TechCrunch網站稱為「粗糙」但「驚人」[8]Destructoid網站稱該遊戲的操作是「令人驚訝的出眾」,而《The Escapist》則稱讚該遊戲的晶片配樂為「完美」[5][14]影音俱樂部網站認為,將「現代大作」放在雅達利2600「惱人的美學」上的降格版本會顯得有些不協調[15]

    2012年底,兩名遊戲玩家共同使用雅達利2600的原始碼設計了一張8位元的士官長海報,並開放對外販售[16]。2013年,將該遊戲以ROM卡匣版本作重新發售[17]。同於2013年,史密森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將《最後一戰2600》列入「電子遊戲的藝術」的展覽中[18]

    參考文獻

    1. Melanson, Donald. . Engadget. 2010-08-03 [2010-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04).
    2. Bloomberg News. . Seattle Post-Intelligencer. 2004-03-24 [2013-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3. Good, Owen. . Kotaku. [2013-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4).
    4. Doree, Adam. . VideoGamesDaily.com. 2010-08-03 [2010-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06).
    5. Zimmerman, Conrad. . Destructoid. 2010-08-02 [2013-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2).
    6. Fries, Ed. . AtariAge. 2010-08-01 [2010-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05).
    7. Beschizza, Rob. . BoingBoing. 2010-08-03 [201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06).
    8. Biggs, John. . TechCrunch. 2010-08-02 [2013-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03).
    9. Pearson, Dan. . Gamesindustry.biz. 2011-05-12 [2013-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31).
    10. Kohler, Chris. . Wired.com. 2010-09-14 [2010-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18).
    11. Gilbert, Ben. . 1UP.com. 2010-08-01 [2013-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7).
    12. Yarusso, Albert. . AtariAge. [2010-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28).
    13. Kent, Brian. . 1UP.com. 2010-08-01 [2013-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14. Chalk, Andy. . The Escapist. 2010-08-02 [2013-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05).
    15. Agnello, Anthony John. . The A.V. Club. 2013-11-19 [2013-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2).
    16. Hannley, Steve. . hardcoregamer. 2012-12-31 [2013-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9).
    17. Good, Owen. . Kotaku. 2013-03-31 [2013-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7).
    18. Wawro, Alex. . Gamasutra (Think Services). 2013-12-17 [2013-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7).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