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克纳佩茨布施
汉斯·克纳佩茨布施 (德語:,1888年3月12日—1965年10月25日),暱稱「克納」(Kna),德国指挥家,瓦格纳作品的权威,被誉为「指挥界的凯撒」。此外他的施特劳斯、布鲁克纳也受到肯定。
汉斯·克纳佩茨布施 Hans Knappertsbusch | |
---|---|
1928年的汉斯·克纳佩茨布施 | |
音乐家 | |
出生 | 德意志帝國埃爾伯費爾德 | 1888年3月12日
逝世 | 1965年10月25日 西德慕尼黑 | (77歲)
墓地 | 博根豪森公墓 |
职业 | 指挥家 |
音乐类型 | 古典音乐 |
生平
出生於埃爾伯費爾德(Elberfeld,今天的伍珀塔尔),在科隆的音乐学院学习,1912年在市立剧院任乐队长,这也是他音乐生涯的开始。1919年任德绍總樂長,是德國史上最年輕的城市總樂長[1]。1922年接替布鲁诺·瓦尔特出任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指导,在慕尼黑的11年期間,克纳佩茨布施的演出受到好評,他也邀請理查德·施特劳斯、汤玛斯·比彻姆等人前來客席指揮[2]。作風保守的他,在慕尼黑卻指揮了多部當代歌劇的首演[註 1],他本人的華格納詮釋(《帕西法尔》、《崔斯坦》)更是備受讚譽。
1936年,出於對當局的不敬,以及希特勒本人的不喜,納粹廢止了克纳佩茨布施的劇院終身合同[3][4]。在接下來的9年間,他的指挥活動侷限在奧地利境內,與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並在萨尔茨堡音乐节出演[3][5]。當局亦准許他前往布達佩斯、倫敦等地演出。1944年6月30日,克纳佩茨布施指揮了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的最後一場演出,劇院在數個小時後毀於轟炸[註 2]。
在戰後轉型正義的過程中,幾乎所有與納粹當局共事的音樂家都必須停職接受調查,克纳佩茨布施亦不例外,期間乔治·索尔蒂接替了他的職位。之后他居住在慕尼黑,四處客席指揮,在拜鲁伊特音乐节亦經常有他的身影[註 3][1]。1954年他重返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翌年亦在重新落成的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登台[6]。
1964年一次失足造成頗為嚴重的傷勢,克纳佩茨布施始終沒有完全復原,並於隔年10月26日在慕尼黑去世[7][3]。他的遺體在慕尼黑的博根豪森公墓入土[1]。
註釋
- 包括:Walter Braunfels的《Don Gil von den grünen Hosen》,艾曼诺·沃尔夫-费拉里的《Das Himmelskleid》,Albert Coates的《Samuel Pepys》,雅罗米尔·魏因贝格尔的《Die geliebte Stimme》,Vittorio Giannini的《Lucedia》,以及汉斯·普菲茨纳的《Das Herz》等劇作[1]。
- 當晚的劇目是《諸神的黃昏》。
- 1951年,拜羅伊特重新開幕,克纳佩茨布施則指揮了當年的《指环》。此外,其生平總計95次的拜羅伊特演出,有55次皆是指揮《帕西法尔》。
參考資料
- 參照
- "Hans Knappertsbusch", Radio Swiss Classic. Retrieved 2020-05-29. (德文)
- "Munich Festival", The Times, 1933-07-18, p. 12.
- Crichton, Ronald and José A. Bowen. "Knappertsbusch, Hans",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Retrieved 2020-05-29.
- Kater, p. 45.
- "Salzburg Festival", The Times, 1937-01-25, p. 10.
- Patmore, David. "Hans Knappertsbusc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Naxos Records. Retrieved 2020-05-29.
- Culshaw, p. 225.
- 文獻
- Culshaw, John. . London: Secker & Warburg. 1967. ISBN 978-0-436-11800-5.
- Kater, Michael.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978-0-19-513242-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