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
克里米雅–剛果出血熱(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簡稱CCHF)是一種病毒導致的傳染性疾病。症狀包括發燒、肌肉痛、頭痛、嘔吐、腹瀉和皮膚瘀點,通常於暴露病原後2週內發病,可能造成肝衰竭等併發症。倖存者通常在發病後2週左右康復。[1]
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 | |
---|---|
1969年一位感染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的男性 | |
症状 | 發燒、肌肉痛、頭痛、嘔吐、腹瀉、瘀點[1] |
併發症 | 肝衰竭[1] |
常見始發於 | 快速[1] |
病程 | 2週[1] |
診斷方法 | 偵測抗体、病毒RNA或病毒本身[1] |
相似疾病或共病 | 登革熱、Q熱[2]、伊波拉出血熱[3] |
治療 | 对症治疗、利巴韦林[1] |
预后 | 死亡率約25%[1] |
分类和外部资源 | |
醫學專科 | 感染病學 |
ICD-11 | 1D49 |
ICD-10 | A98.098.0 |
ICD-9-CM | 065.0 |
DiseasesDB | 31969 |
Orphanet | 99827 |
病因和診斷
克里米雅–剛果出血熱通常由蜱咬或接觸患病的家畜來傳染,患者通常為農民或屠宰場工作者。病毒也能透過體液接觸傳播。診斷則需偵測血液中的抗体、病毒RNA或病毒本身。此病為一種病毒性出血熱。[1]
流行病學和歷史
此病分佈於非洲、巴尔干半岛、中東和亞洲,通常會以區域流行(outbreak)的形式出現。[1]2013年,伊朗、俄羅斯、土耳其和乌兹别克斯坦出現了約50例患者[2]患者的死亡率介於10%到40%之間。[1]
此病症最初在1940年代發現[4],1944年至1945年在蘇聯的克里米亞半島發生軍人群聚疫情,蘇聯的科學家首先識別了這個傳染病,命名為「克里米亞出血熱」,他們確定了它的病毒病因,但當時無法分離出這種病原體[5]。1967年2月,美國昆蟲與病毒學家約翰·伍德爾(John P. Woodall)等人報告了此病毒,命名為「剛果病毒」[6][7]。1973年,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將此病毒正式定名為「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病毒」[8]。
參考資料
-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January 2013 [18 Jul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3).
- Inc, GIDEON Informatics; Berger, Dr Stephen. . GIDEON Informatics Inc. 2017: 7 [2019-04-29]. ISBN 978149881556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0) (英语).。
- . bestpractice.bmj.com. [21 Ma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 Magill, Alan J. .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13: 334 [2019-04-29]. ISBN 978-1416043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4) (英语).
- . Мир Животных.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3).
- Simpson DI, Knight EM, Courtois G, Williams MC, Weinbren MP, Kibukamusoke JW. . East African Medical Journal. February 1967, 44 (2): 86–92. PMID 6040759.
- Woodall JP, Williams MC, Simpson DI. . East African Medical Journal. February 1967, 44 (2): 93–8. PMID 6068614.
- Ergönül O, Whitehouse CA. . . Netherlands: Springer. 2007: 23. ISBN 978-1-4020-6105-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