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惟

內惟是臺灣高雄市鼓山區的一個老地名。其名稱源自清代的「內圍社」、「內圍庄」。當地居民先祖大多來自福建漳州泉州等地,以曾、吳、謝、陳、李、林為大姓[1]

內惟
漢字
白話字
臺羅拼音

另外,在內惟地區也有不少來自澎湖台南屏東的移民。

沿革

內惟舊稱內圍,隸屬於鳳山縣興隆內里,而「圍」字指的是圍繞在聚落周圍的柵欄竹籬等物[2]。不過在康熙年間的《鳳山縣志》中,尚未提到內圍,而在雍正年間的文獻上,則有「內圍社」與「內圍陂」的地名,此時內圍一地可能同時有漢人馬卡道族居住生活[2]。後來漢人比例增加,地名遂由「內圍社」變成「內圍庄」[2]

日治時期初期,因臺灣中南部尚有反抗活動而無法實施區劃,內圍地區暫由派出性質的臺南民政支部鳳山出張所打狗事務所管轄,1896年3月中南部大致平定而設縣,內圍地區劃為臺南縣鳳山支廳管轄,隔年臺南縣分出鳳山縣,內圍地區改為鳳山縣打狗辨務署管轄,隔年又因行政組織縮編將鳳山縣併回臺南縣,打狗辨務署亦併入鳳山辦務署[2]。1901年時,全臺行政區劃重劃,鳳山辨務署轄區改為鳳山廳,內圍又改由鳳山廳打狗支廳管轄,1909年時則鳳山廳併入臺南廳,內圍地區歸臺南廳大狗支廳的埤仔頭區管轄[2]。1920年全臺改為州廳制,高雄州高雄郡高雄街成立,內惟是底下的大字之一,下有「內惟」、「龍水」、「凹子底」小字;1924年高雄街升格為高雄市,內惟續為其下的大字;1935年高雄市實施非正式行政區劃,設立內惟區,範圍等同內惟大字[2]

二次世界大戰後,1945年原內惟大字劃為臺灣省高雄市內惟區,1946年10月合併多區,內惟區與幾個區合併為鼓山區,內惟拆為數個,僅剩核心地區為內惟,底下有8鄰,後來在1981年與興華里合併,底下變為15鄰[1]。目前內惟里共有12鄰。

地理位置

內惟位於鼓山區中北部,北鄰左營區桃子園地區,西邊為柴山,南至愛河支流高雄圳,東邊以翠華路及舊平交道位置作為分界,

現今包含:正德里、自強里、建國里、鼓峰里、龍井、內惟里、民族里、忠正里、前峰里、雄峰里、厚生里、光榮里、平和里、民強里共14里。

內惟地區設施

  • 古蹟
    • 內惟陳氏古宅
  • 市集
    • 內惟早市
    • 內惟黃昏市場
    • 內惟夜市
  • 公園與綠地

相關條目

參考來源

  1. 地名詳細資料——內惟里
  2. 林世超建築師事務所. . 高雄市: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04年12月: 2–5-2–10頁. ISBN 957-01-9011-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