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堵橋 (台鐵)
臺鐵縱貫線八堵橋是位於中華民國(臺灣)基隆市暖暖區,跨越基隆河的一座鐵路橋樑,連接三坑車站與八堵車站。現役橋梁於2005年3月30日東正線(南下線)通車[2][3]、同年4月28日西正線(北上線)通車[4]。此橋重建通車前,舊橋之官方名稱為「基隆河橋」[1]。
基隆河橋(八堵橋) | |
---|---|
八堵橋(台鐵) | |
25.110336°N 121.732734°E | |
承載 | 台鐵縱貫線 |
跨越 | 基隆河 |
地點 | 中華民國(臺灣)基隆市 |
官方名稱 | 基隆河橋[1]、八堵橋 |
其他名稱 | 八堵鐵橋 |
维护单位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
上游桥梁 | 八堵橋(台5線) |
下游桥梁 | 八德橋 |
设计参数 | |
桥型 | 下承式鋼拱橋 |
全长 | 115(377英尺) |
度 | 10.6(35英尺) |
高度 | 24(79英尺) |
橋墩数 | 0 |
历史 | |
开通日 | 第一代橋: 1898年2月 第二代橋: 1914年 第三代橋: 1923年10月21日、 1969年(改建) 第四代橋:(不詳) 第五代橋: 2005年3月30日 |
關閉日 | 第一代橋:(不詳) 第二、第四代橋: 2001年9月17日 第三代橋: 2005年4月28日 |
地圖 | |
沿革與設計
臺灣第一條客貨運鐵路自基隆火車碼頭至新竹火車碼頭為止,係1887年6月起由清代臺灣巡撫劉銘傳及其繼任者邵友濂主政動工闢建[5]。基隆通往台北的路段,原本經過今日基隆市安樂區佛祖嶺,通過獅球嶺隧道與七堵的舊基隆河橋(今大華橋前身),並未行經現在路線。
1895年起日本統治臺灣,由於清代鐵路獅球嶺隧道路段太陡峭,火車行駛不易,所以日本當局臨時臺灣鐵道隊自1896年5月起在基隆至七堵區間另闢新路線,開鑿竹仔藔隧道與架設新的基隆河橋,於1898年通車[6],這座重新定線新建的第一代基隆河橋(八堵橋),架設地點位於今日八堵車站北側,與清代鐵路舊橋相隔甚遠。
第一代橋
1896年9月開工,設計為2孔50呎半穿式鋼鈑梁橋、1孔100呎華倫式半穿式桁架橋[註 1]、1孔50呎上承式鋼鈑梁橋等,合計4橋墩5橋孔的單線鐵路橋,總長99.8公尺[6][7][8][9],橋墩、橋台採3公尺深擴大基礎,以石材砌築[10][11]。
本橋於1897年12月15日竣工,並在隔年(1898年)與竹仔藔隧道等路段之新路線一併通車[6]。
第一代橋大約在1914年之後,配合基隆水道水源地(今暖暖)送水幹管改造,於橋上枕木兩側設置內徑約36公分的德國製鋼鐵水管,經竹仔嶺隧道送水至基隆市內[9][12][註 2]。
第二代橋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自1912年開始,將台北~基隆間單線鐵路擴建為複線鐵路[15],其中八堵車站與基隆車站區間的複線在1914年4月份通車[16][17][註 2],該區間新建第二代基隆河橋(位於第一代橋下側),由於此處的下側是位在西側,依日本鐵路系統靠左行駛通則,二代橋通車後做為北上線橋,原第一代舊橋則做為南下線橋。
第二代橋為單線橋梁,各橋孔跨度與第一代橋相同,但二代橋的1孔100呎主跨改採量體較大的下承式穿式平行弦桁架橋[9][18][註 2],其餘4橋孔則為上承式鋼鈑梁橋(60呎1孔、50呎3孔[19][註 2]),橋墩與橋台則改用紅磚砌築[20]。
二代橋約於戰後不明年代停用,停用前主跨100呎下承式桁梁已更換為下承式鋼鈑梁。但2001年8月15日曾短暫復駛(並配合架設電桿與電車線),以利替換第三代橋之北上線,惟同年9月16日跨17日納莉颱風來襲,基隆河水暴漲,河岸貨櫃遭沖失順流而下,撞斷第二代橋,現已改建而不存[2][21]。
第三代橋
由於八堵至基隆間複線工程並未改善原有16.7‰的大坡度,於是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自1920年代起在該區間另建設坡度10‰的雙軌新線,工程包含新鑿第二代雙線竹仔嶺隧道、架設雙線第三代新基隆河橋以及擴建八堵車站站場等。
第三代橋建於第二代橋下側一旁,設計為2孔、每孔跨徑150呎(47.09公尺[1])的下承式平行弦華倫式桁架橋(Warren truss),為台鐵最初的複線(雙軌)桁梁鐵橋[22][23][註 2],橋墩與橋台主要以紅磚砌築[20]。該橋於1923年10月21日隨著基隆至八堵間雙軌新線通車而啟用[24]。三代橋通車後,基隆河上共有第一至第三代3橋並列,合計4線軌道,此時原本第一代及第二代橋由縱貫線劃歸為宜蘭線鐵路。
改良
三代橋於戰後中華民國時期因橋墩發生裂隙,由臺灣鐵路管理局於橋下新建橋墩與橋台各2座、拆除原本桁梁1孔及移設另1孔桁梁至橋位中段,另上下行路線各增設跨徑22.3公尺、25.4公尺上承式鋼鈑梁各1孔,全部工程於1969年1月27日竣工、2月通車[25][26][27]。
1977年12月31日,第一期鐵路電氣化工程(基隆~竹南間)完工[28],第三代橋已增設電桿、懸臂組與電車線。
之後三代橋主跨桁梁因年久失修,預定改建,遂於2001年8月15日起停用,但同年9月16日跨17日納莉颱風來襲,基隆河水暴漲,河岸貨櫃順流而下,撞斷第二、第三及第四代橋。因三代橋受損程度較二代與四代橋輕微,故臺鐵局於同月29日緊急搶通第三代橋[21]。此橋現已改建不存。
第四代橋
推測在台灣日治時期大正末年或昭和初年(約1920年代中後期)興建,架設於第一代橋與第二代橋中間,橋梁跨徑與上部結構均模仿第二代橋,但下部結構之橋墩已改用混凝土結構[14]。
第四代橋興建原因不明,推測可能是為了取代老舊的第一代橋[20]。
四代橋主跨之100呎下承式平行弦普拉特式桁梁(Pratt truss),於不明年代更換為下承式鋼鈑梁。該橋持續使用至1990年代初,後期僅少數列車行駛。
1991年之後,基隆市政府拓寬龍安街與南榮路,臺鐵局配合拆除緊鄰該道路的宜蘭線鐵路[30],因此第四代橋連同宜蘭線之拆除而停用,原行駛於其上的宜蘭線基隆~八堵間柴油普通車自1991年6月26日起改行駛第三代橋[31]。
第四代橋於2001年3月6日曾短暫復駛(並配合架設電桿與電車線),以替換第三代橋之南下線,至同年9月16日跨17日納莉颱風來襲,河水暴漲,遭順流而下的貨櫃撞斷,現已改建不存[2][21]。
第五代橋(現役)
由於第三代八堵橋受1999年臺灣921大地震影響,需要整修或改建[2],所以中華民國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於2001年3月及8月將三代橋橋上路線暫時切換到隔鄰的二代橋與四代橋,只不過同年9月16日跨17日納莉颱風來襲致河水暴漲,各橋均遭順洪而下的貨櫃撞斷。因此,臺鐵局專案工程處配合後續的基隆河整治計畫,在原本二代橋與四代橋的位置重建新橋,是為第五代橋。
第五代八堵橋依兩百年洪水頻率估算,橋面較舊橋提高1至1.5公尺(八堵車站站場同步墊高及變更配線)[2],在2003年8月動工,新橋採用大跨距下承式鋼拱橋設計,橋高24公尺、寬10.6公尺、長115公尺,單跨無橋墩,可避免阻礙水流。施工時以二代、四代橋舊橋墩臨時支撐,至2004年8月下旬完成鋼拱架設,2005年初開始上漆。考慮行車安全,鋼拱顏色排除與號誌機燈號相關的紅、黃、綠色等,最後採用地方人士建議的天空藍為新橋色彩,呼應基隆市海洋城市的風格[32]。
2005年3月左右,第五代橋上漆完成,並拆除橋下支撐的舊墩,橋面鋪設無道碴道床,同年3月29日夜跨30日切換新東正線(南下線)通車[2]、4月27日夜跨28日切換新西正線(北上線)通車[33],自此,第五代橋取代第三代橋,營運至今。
台鐵縱貫線 基隆河橋(八堵橋) | |||||||||||||||||||||||||||||||||||||||||||||||||||||||||||||||||||||||||||||||||||||||||||||||||||||
---|---|---|---|---|---|---|---|---|---|---|---|---|---|---|---|---|---|---|---|---|---|---|---|---|---|---|---|---|---|---|---|---|---|---|---|---|---|---|---|---|---|---|---|---|---|---|---|---|---|---|---|---|---|---|---|---|---|---|---|---|---|---|---|---|---|---|---|---|---|---|---|---|---|---|---|---|---|---|---|---|---|---|---|---|---|---|---|---|---|---|---|---|---|---|---|---|---|---|---|---|---|
|
舊橋保存失敗
第三代舊橋2005年4月28日停用後,中華民國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局要求臺鐵局趕在汛期前拆除,以免阻礙水流。因該橋歷史悠久、且為台鐵唯一雙軌型桁架橋,具歷史價值,但臺鐵局無法負擔日後保養保存費用,只能在拆除時測繪、編號,儘量保持原貌,以利日後有人接手異地重組。而基隆市政府考量河川安全、異地保留牽涉龐大經費,以及該市缺乏場地等因素,故也未考慮是否保存舊橋。另外,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曾與臺鐵局接洽,考慮將舊橋移至高雄市該館前方廣場展示,讓民眾了解早期的工業技術,然而,這個構想也處於未定案狀況[34]。
臺鐵局分段拆解舊橋桁梁後,暫時存放在八堵車站後方空地,經過兩年餘風吹雨淋,均無單位向該局提出保留舊橋意願,所以臺鐵局表示,可能會以廢鐵處理[35]。現況舊桁梁已自八堵車站移除。
相關條目
引用資料
- 臺灣鐵路局,《臺灣鐵路路線圖(西線)》,1965年5月。(繁體中文)
- 楊永仁,〈基隆八堵間的改線工事〉,《鐵道情報》164期,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2005年3~4月號。(繁體中文)
- 〈台鐵八堵鐵橋 即將通車〉,《聯合報》,2005年3月18日,C2版。(繁體中文)
- 〈八堵舊鐵橋 功成身退 切換提前完成 下月底前拆除〉,《聯合報》,2005年4月29日,C2版。(繁體中文)
- . 基隆市: 基隆市政府. 1987年5月: 頁158 (中文(臺灣)).
- . 臺北: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1910年9月30日,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數位典藏: 頁221~234 [2022年7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7月31日) (日语).
- . 臺北: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1911年3月25日,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數位典藏: 頁131 [2022年7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7月31日) (日语).
- JAMES W. DAVIDSON. . 橫濱市: ジヤパン・ガゼット新聞社,1903年1月25日發行. 臺北市:南天書局(復刻版),1992年10月: 頁625照片. (英文)
- . 臺北: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土木局. 1918年11月19日,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數位典藏: 第57頁以及〈〉照片 [2022年7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7月31日) (日语).
-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著;江慶林 譯.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0年6月 (中文(臺灣)).
- 黃智偉,〈縱貫鐵路築橋始末(下)〉. . 2009年1~2月號: 頁31 (中文(臺灣)).
- 〈水道改造〉,《臺灣日日新報》第5083號,1914年8月6日,漢文6版。(繁體中文)
- . 中華民國(臺灣)中央研究院. [2022-07-31].
- 謝森展編著. . 臺北市: 創意力文化. 1993年1月初版: 頁127〈八堵橋與鐵橋〉照片. ISBN 957-9491-26-7 (中文(臺灣)).
- 蔡龍保. 二版一刷. 臺北市: 臺灣書房. 2007年7月. ISBN 978-986-6764-00-4 (中文(臺灣)).
- 〈基堵複線開通〉,《臺灣日日新報》,1914年4月15日,第4975號,漢文5版。(繁體中文)
- . 《臺灣驛站之旅》網站. 2004-2018年.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6) (中文(臺灣)).
- 照片〈〉,《臺灣日日新報》第4988號,1914年5月2日,5版。(日語)
- 〈臺基複線工事〉,《臺灣日日新報》第4244號,1912年3月24日,漢文4版。(繁體中文)
- 蔡宜儒,〈從基隆到七堵,從清代到日治〉. . 2005年3~4月號 (中文(臺灣)).
- 李元龍,〈基隆河鐵橋復舊記事〉. . 2001年11月號 (中文(臺灣)).
- . 臺北市: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1923年12月17日,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數位典藏: 頁64 [2022年7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5月7日) (日语).
- 〈八堵驛地下道竣成〉,《臺灣日日新報》第8199號,1923年3月22日,漢文5版。(繁體中文)
- . 臺北市: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1924年12月10日,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數位典藏: 頁73 [2022年7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7月31日) (日语).
- 中華民國交通部交通研究所:中華民國57年《交通年鑑》,臺北市,1969年11月,頁152。(繁體中文)
- 中華民國交通部交通研究所:中華民國58年《交通年鑑》,臺北市,1970年11月,頁168、193。(繁體中文)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 南投縣. 1993年1月15日: 頁313 (中文(臺灣)).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281. 1978年6月 [2022-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9) (中文(臺灣)).。
- 片倉佳史著、劉添根譯. . 臺北市: 玉山社. 2008年一版. ISBN 9789866789212 (中文(臺灣)).
- 〈基隆「都市盲腸」決切除 宜蘭線鐵路支線 將拆遷至縱貫線鐵路〉,《中國時報》,1991年1月27日,13版。(繁體中文)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340. 1992年6月 (中文(臺灣)).。
- 〈八堵新鐵橋 煥藍一新〉,《聯合報》,2005年2月17日C2版。(繁體中文)
- 〈八堵舊鐵橋 功成身退 切換提前完成 下月底前拆除〉,《聯合報》,2005年4月29日C2版。(繁體中文)
- 〈舊八堵鐵橋 淡出歷史〉,《聯合報》,2005年5月22日C1版。(繁體中文)
- 〈八堵舊鐵橋 想當廢鐵處理〉,《聯合報》,2007年1月24日C5版。(繁體中文)
- . 《自由時報》地方版. 2018-04-27 06: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6) (中文(臺灣)).
- . 《聯合新聞網》地方版. 2019-08-17 2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3)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