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木星
冷木星(英語:),亦稱雙生木星([1]〕是一種系外氣體巨行星,它們的質量接近或是超過木星質量(1.9 × 1027 kg),並且以與太陽系類木行星相大致相同形式的軌道繞著其母恆星公轉[2][3]。在我們的太陽系內,木星和土星都是這一類型行星。「冷木星」意味著行星的軌道位於行星系外側較冷的區域內,但卻並未考慮來自行星的內熱[4][5]。
結構
冷木星約90%的大氣層都是由氫氣組成,而氦氣則構成了大氣層的3至12%不等。這些輕元素佔了行星大氣層的總質量超過90%,而剩餘的僅為其他氣體。這些氣體包括甲烷、水蒸氣和氨氣。在其濃厚的大氣層下,可能存在一個固體的核心。這個固態核心主要由融熔岩石組成,而行星的重元素也主要集中在核心中。[6]但是,由於冷木星本身的質量較大,其內部產生的壓力有可能將核心融化掉,並因此令到整個行星再沒有任何固體表面的存在。
物理特徵
冷木星是其中一種擁有最大體積的行星。它們能容納數百個地球,甚至逾千個地球。它們的質量亦非常高,一般比地球重數十倍,但部分比地球重數百倍。儘管如此,相比起恆星的質量,冷木星仍然相對輕得多。而因為它們是氣體巨行星,所以其密度較低,約為每立方厘米1克,比類地行星的密度(每立方厘米3-6克)低得多,部分冷木星密度更低於水的密度(每立方厘米1克)。如果將它們放在水中的話,它會浮在水中呢![7]冷木星的自轉週期亦非常之短促,通常少於半個地球日。而由於冷木星的密度較低、自轉較快和流體本質的可變性,所以它們的扁率比類地行星要高得多。因為冷木星距離母恆星較遠,所以它們的軌道週期較長,例如木星的軌道週期約為12年。而同樣校由於它們距離母恆星較遠,所以其表面溫度僅為100 K至200 K。儘管如此,它們所產生的內熱卻可達20000 K,全因其巨大壓力所致。而且,克赫歷程更能讓這些冷木星釋放的熱力比從恆星接收的熱力還要多。[8][9]
在薩達斯基太陽系外行星分類法中,冷木星主要為第一型行星,即氨雲型行星。它們以氨作為雲的主要成分,並且溫度必須在150 K以下才能形成。[10]熱木星主要為第四型和第五型行星。而第二型和第三型則徘徊在冷木星和熱木星之間,因為它們的表面溫度不符合「冷」木星的要求,但溫度又不及熱木星般高。[11]
太陽系中的冷木星
木星
「冷木星」一名是取自木星,這代表木星是冷木星的一個典型例子。木星的規模非常大,其半徑為71,492公里,約為地球的11倍。而其體積則為1.43128×1015立方公里,約為地球的1300倍。 其規模是如此的大,木星本身甚至能容納太陽系中除太陽外的所有天體。[12]其質量也非常大,約為地球的300倍,比太陽系中其他天體的質量總和還要重2.5倍。[13]儘管其規模和質量均位列太陽系之最,但其密度仍然相對較低。作為一個氣體巨行星,其平均密度為每立方厘米1.326克,比地球(約每立方厘米5.5克)低得多。[12]其自轉週期為9.925小時,是太陽系自轉週期最短的行星。[14]
木星的半長軸為5.2 AU,軌道周期為11.8年。[15]由於距離太陽甚遠,故其表面溫度僅為165 K(-108℃)。[12]在木星的大氣中,有約90%的成分為氫,10%為氦,而剩餘的質量則主要為甲烷、氨和氘化氫。而在90%的氫中,金屬氫又佔了大多數。[12]
土星
土星是太陽系中物理特徵與木星最相似的行星,其本身也是一個冷木星。土星最明顯的特徵在於其明顯的行星環系統,而很多系外冷木星相信也具有環系統。土星的規模比木星稍小,體積僅為地球的760倍。其質量則比木星小得多,僅為地球的95倍。由於其密度非常低(每立方厘米0.687克),所以土星能夠浮在水上。[16]其自轉週期(10小時32-47分鐘)比木星慢,但仍然快於類地行星。[17]
土星的半長軸為9.6 AU,軌道周期為29年。土星與太陽的距離比木星還要遠一倍以上,所以其表面溫度僅為134 K(-139℃)。[16]土星96%的大氣層為氫,3%為氦。與木星相同,土星大氣層剩餘1%質量主要為甲烷、氨等氣體。[16]
熱木星
主条目:热木星 與冷木星相反,熱木星是指因距離母恆星非常接近,所以表面溫度極高的氣體巨行星。它們的半長軸通常為0.5至0.015 AU,表面溫度因恆星的加熱而上升至數百開氏度。儘管如此,其物理特性在很多方面卻與冷木星相同。另外,這些熱木星其實原本也是一個冷木星,但後來因各種原因而進行了行星遷移,並變得如此接近母恆星。[19]部份熱木星更會因恆星加熱而變成蓬鬆行星,即質量比木星小,但體積卻比木星大的氣體巨行星。[20]
已知的冷木星
- 木星
- 土星
- 武仙座14c
- 大熊座47c
- 大熊座47d
- 巨蟹座55d
- 波江座εb
- 天壇座μe
- 北落師門 b
- 葛利斯777b
- OGLE-2006-BLG-109Lb
- OGLE-2006-BLG-109Lc
- VB 10b
- HR 8799 b
- HR 8799 c
- HR 8799 d
- 2M1207b
- HD 70642b
- HD 154345 b
相關條目
- 熱木星
- 冷海王星
參考資料
- Jones, Barrie W. 1st. 2004: 230 [2010-06-03]. ISBN 978-185233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8).
- , Centauri Dreams, 2009-05-29 [2009-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0)
- , Space.com, 2009-05-28 [2010-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8)
- , 天文學雜誌, 2009-05-29 [2010-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06)
- Than, Ker, , 國家地理學會, 2009-05-29 [2010-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01)
- The Interior of Jupiter, Guillot et al, in Jupiter: The Planet, Satellites and Magnetosphere, Bagenal et al, edito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 Seager, S.; Kuchner, M.; Hier-Majumder, C. A.; Militzer, B.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7, 669 (2): 1279–1297. Bibcode:2007ApJ...669.1279S. arXiv:0707.2895 . doi:10.1086/521346.
- Patrick G. J. Irwin. . Springer. 2003. ISBN 3-540-00681-8.
- . 3750 - Planets, Moons & Rings. Colorado University, Boulder. 2004 [2008-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 Sudarsky, D., Burrows, A., Pinto, P.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0, 538 (2): 885–903 [2013-12-19]. Bibcode:2000ApJ...538..885S. arXiv:astro-ph/9910504 . doi:10.1086/30916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1).
- Sudarsky, D., Burrows, A., Hubeny, I.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3, 588 (2): 1121–1148. Bibcode:2003ApJ...588.1121S. arXiv:astro-ph/0210216 . doi:10.1086/374331.
- Williams, Dr. David R. . NASA. 2004年11月16日 [2007-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5).
- Burgess, Eric. .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2. ISBN 0-231-05176-X.
- Seidelmann, P. K.; Abalakin, V. K.; Bursa, M.; Davies, M. E.; de Burgh, C.; Lieske, J. H.; Oberst, J.; Simon, J. L.; Standish, E. M.; Stooke, P.; Thomas, P. C. . HNSKY Planetarium Program. 2001 [2007-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6).
- Seligman, Courtney. . [2009-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6).
- Williams, Dr. David R. . NASA. September 7, 2006 [2007-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1).
- Than, Ker. . Space.com. September 6, 2007 [2007-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24).
- (PDF). [2013-12-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5-14).
- Characterizing the Cool KOIs II. The M Dwarf KOI-254 and its Hot Jupiter: John Asher Johnson, J. Zachary Gazak, Kevin Apps, Philip S. Muirhead, Justin R. Crepp, Ian J. M. Crossfield, Tabetha Boyajian, Kaspar von Braun, Barbara Rojas-Ayala, Andrew W. Howard, Kevin R. Covey, Everett Schlawin, Katherine Hamren, Timothy D. Morton, James P. Lloyd
- Chang, Kenneth. . The New York Times. 2010-11-11 [2013-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