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秉熹
冼秉熹,JP(Peter Henry SIN,1901年—1982年9月13日)是一名香港律師,冼秉熹律師事務所(P.H. Sin & Co.)創立人及合夥人。冼秉熹早年留學英美,回港後執業並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務,以34歲之齡擔任東華三院主席。他在日治時期獲日本軍政府委以重任,一度被香港華人稱為「市長」。[1]他於戰後仍獲香港政府信任、續委公職,他曾一度計劃從政但不成功,並繼續為社會各組織服務。
生平
早年生活
冼秉熹童年曾跟隨晚清教育家陳子褒讀書。陳子褒門下眾弟子著有《陳子褒先生教育遺議》一書,紀錄陳的教育論述。[2][3]冼秉熹少年時期入讀拔萃書院,及後考入廣洲嶺南大學,1923年肆業。1923年負笈美國,先於麻省理工學院就讀,後再轉到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攻讀法律。及後,冼秉熹再到英國倫敦律師公會法律學院深造,1929年畢業。同年,冼秉熹成為首位在英國執業的華人律師,並擔任中國駐倫敦大使館及中國外交代表團的法律顧問,並作為倫敦中華協會秘書。1931年,冼秉熹回港加入冼文彬律師行,正式開始在香港執業,1933年創辦自己的律師行。[4][5][6]
冼秉熹執業期間曾參與多宗廣受大眾關注的案件,包括在1936年在刺宋子文案和刺汪精衛案中擔任辯護律師,在1948年徐繼莊引渡案中代表中國政府與香港政府打官司。[7][8]他人脈廣闊,曾辦理多位香港知名人士的離婚案件,例如楊秀瓊和吳丹鳳等。[9]
1934年,冼秉熹當選為東華三院總理,次年獲選為東華三院乙亥年主席,任內歷經總理人選缺乏、顧問爭權、三院財困等問題。[10][11][12][13][14]1936年,他獲香港政府委任為太平紳士。[15]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他參與香港後備警察的組織工作,1941年獲委任為香港保衛團副後備警司(Deputy Commissioner of Police Reserve)。[16][17]香港保衛戰期間,他帶領保衛團團員維持市面秩序,指揮群眾進入防空洞避難。
日治時期
香港日治時期,冼秉熹與日本當局關係友好。日軍佔領香港後,他隨即於1942年初被日本當局委任為區政聯絡所所長,負責統籌香港各區區政所的設置工作。他曾擔任中區區長,後由陳季博繼任。[18][19]1943 年,日本當局容許14 名中國籍律師復業,處理民事訴訟,冼的律師行是其中之一。同年,當局成立律師會,會長為羅顯勝,副會長為冼秉熹及胡百全。[20][21]
1942年,冼秉熹贊助在畢打行舉行的「香九藝術展覽」。同年,冼與其他香港區長應香港地區事務所所長松葉重助的邀請,一同參加於七姊妹豐國海浴場舉行的游泳比賽。[22]1945年,他擔任警察消費合作社幹事。[23]
戰後,他向傳媒憶述,自己是在受威脅下被迫出任區長一職,又指自己忍辱負重、以民生為先,曾負責協助配給糧食,疏散港人歸鄉等工作。[24]
戰後時期
香港政府於1948年委任他為首位紳士法庭法官,他亦曾任租務法庭法官。[25]冼秉熹曾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與1952年市政衛生局選舉,但落敗。他曾擔任香港海外證券(日本大和證券香港總代理)董事長。1971年,大和證券在港分部開張,他繼續擔任董事。[26][27]冼秉熹是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的師傅,梁於1968年在香港大學畢業後便跟隨冼工作,1980年成為冼秉熹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28][29][30]
1957年,獲美國肯薩斯城市長頒贈榮譽自由公民。[31]1971年,獲美國國立警察學院及加拿大菲烈西亞大學頒發榮譽博士學位。[32][33] 冼秉熹於1982年逝世,享年81歲,其喪禮獲生前好友何添、曹峻安、李樹培、陸容章、林楨豪、施玉書、陸紹洪八人扶靈。[34]冼秉熹一生積極參與各大商會和非弁利組織的事務,包括香港華商總會、南海商會、香港保護兒童會、維多利亞兒童會、青年會、聯青社、南華體育會、美國留學士同學會、嶺南大學香港同學會、拔萃書院舊生會、九龍塘會、佛學會、僑港南海同鄉會、冼氏宗親會等等。[35][36][37][38]
家庭
冼秉熹出於一個澳門望族。冼家祖先冼源盛曾任宋代廣西象州學正,後來一家由廣東南雄珠璣巷遷居到南海西樵大茂村,他的兒子再從大茂村遷到簡村。冼的祖父在清咸豐年間因太平天國戰事由南海遷到澳門避難打工,父親冼藻揚(冼翰廷)是一位澳門商紳,在廣東西部經營船業發跡。他創立天和輪船、全安輪船,開辦來往香港至梧州的西江航線,亦在港澳投資多間公司。冼秉熹有七兄弟姊妹,他排名第六。兄長名冼秉鈞、冼秉芬,姊姊名冼玉清、冼瑞清、冼亮清,孻妹名冼妙清。長兄冼秉鈞是建昌榮藥莊東主,二哥冼秉芬是天和輪船東主。冼玉清是中國文學界學者、大學教授和作家。[39][40][41][42]
1930年,冼秉熹在美國與袁蕙蘭(Sin Shack, Violet)結婚,兩人共育有兩子兩女。長子冼祖昭是執業律師,曾任市政局議員和香港聯交所主席。次子冼祖謙是美林證券高級職員,曾任香港獅子會總監,兩人均曾任東華三院總理。兩女冼綺蓮、冼綺霞則定居美國。[43]
參考資料
- Robert S. Ward, American Consul. . 1943.
- . 广东史志第三期.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7).
-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2-12.
- . 大公報. 1982-09-15.
- . 華僑日報. 1982-09-15.
- . 華僑日報. 1952-05-06.
- . 香港工商日報,. 1936-07-29.
- . 華僑日報. 1948-02-16.
- . 工商晚報. 1947-10-14.
- . 香港華字日報. 1935-03-03.
- . 香港工商日報. 1935-03-07.
- . 香港華字日報. 1935-03-26.
- . 香港工商日報. 1936-07-01.
- 劉智鵬. . 城市大學. 2021.
- . 香港工商日報. 1936-06-10.
- . 香港工商日報. 1941-11-23.
- 區志堅, 彭淑敏, 蔡思行. . 中華書局. 2011.
- 薩空了. . 三聯書店. 2015.
- 謝永光. . 明報. 1994.
- 鄭寶鴻. . 商務(香港)印書館. 2016.
- 黄振威. . 中華書局. 2019.
- 周家建. . 中華書局. 2015.
- 鄭寶鴻. . 商務印書館. 2020.
- . 香港工商日報. 1952-05-22.
- 衛聚賢. . 石室. 1975.
- . 華僑日報. 1966-10-05.
- . 工商晚報. 1971-01-16.
- 何淑賢. (PDF). 婦協季刊. 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 1998-08 [2022-10-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0-07).
- 許禮平. . 牛津大學. 2019.
- . 文化教育. 1997.
- .
- . 香港工商日報. 1971-05-21.
- . 華僑日報. 1971-08-02.
- . 大公報. 1982-09-19.
- . 前鋒出版社. 1950.
- . 大公報. 1941-07-16.
- . 華僑日報. 1961-01-27.
- . 華僑日報. 1963-11-03.
- . 澳門記憶. 2019-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3).
- 董桥. . 江苏文艺. 2003.
- 蔡登山. . 風傳媒. 2019-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8) (中文(臺灣)).
- . 商城雜記. 2021-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7) (中文(简体)).
- . 華僑日報. 1959-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