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體

在化學中,膠體英語:)或胶体系统(colloidal system),又稱膠態分散體[1](colloidal dispersion),是一種非均相均勻混合物,含有兩種不同相態的物質,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分散质),另一种连续分布的物质称为分散介质分散剂分散媒)。

直径 350nm聚合物胶粒(胶体粒子)的布朗运动

分散相可以是由许多原子或分子(103-106个)組成的有界面的粒子(称作胶粒),大小(直径)介於 1nm 到 1μm(1000nm) 之間[2][3][4][5][6],也可以是没有相界面的大分子或胶束;前者称为溶胶(sol),后者称为高分子溶液(macromolecular solution)或缔合胶体(association colloid)[7]

胶体分散系

类型分散相粒子直径分散相性质实例
溶胶1-100nm胶体粒子多相,热力学不稳定系统,扩散慢,不能透过半透膜,形成胶体金溶胶,氢氧化铁溶胶
高分子溶液1-100nm高(大)分子多相,热力学不稳定系统,扩散慢,不能透过半透膜聚乙烯醇水溶液
缔合胶体1-100nm胶束多相,热力学不稳定系统,胶束扩散慢,不能透过半透膜表面活性剂水溶液
分散质
气体液体 固体
分散剂 气体 无(氦气与氙气在特定条件下不混溶)[8][9] 液态气溶胶
比如:发胶
固态气溶胶
比如:、雲中冰晶大气颗粒物
液体 泡沫
比如:生奶油剃须膏
乳浊液
比如:牛奶蛋黄酱护手霜白乳胶
溶胶
比如:颜料墨水血液
固体 固态泡沫
比如:气凝胶、膨化聚苯乙烯浮石
凝胶
比如:肉冻豆腐[10]琼脂凝胶果冻
固态溶胶
比如:蔓越莓玻璃

形成

胶体的类型众多在自然界和人工体系中都很常见,因此胶体的成因不能一概而论,只能概括为外力将分散相分散于分散介质中。

性质

  • 胶体中的粒子(溶劑粒子)会发生布朗运动
  • 胶体在光照下可以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 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离子而带有电荷,同种胶体粒子带有相同电荷。在电场中胶体出现电泳现象,同种胶体粒子会向某一极移动。
  • 胶体有介稳性:由于同种胶体粒子所带电性相同,在一般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相互排斥阻碍了胶体粒子变大,使其不易聚集;另外,胶体粒子的布朗运动也使得它们不易聚集而沉降。
  • 胶体可以通过滤纸,但无法通过半透膜

聚沉

胶体粒子是带电的。当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溶液时,加入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会中和胶粒所带的电荷,之后胶体粒子会聚集成为更大的颗粒,形成沉淀。同样地,当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相混合时,也会发生聚沉。加热或搅拌也能使胶体聚沉。

常見膠體

常見的膠體有氫氧化鋁膠體,氫氧化鐵膠體,碘化銀膠體,矽酸膠體,硬脂酸膠體,肥皂水,豆浆牛奶咖啡墨水等。

应用

  • 利用胶体粒子的带电性去除大气中的灰尘(静电除尘)。
  • 通过添加明矾硫酸铁等电解质,去除污水中的胶体物质。
  • 制备纳米材料。

參見

  • 表面化學
  • 溶液分类:
    • 按分散媒(相當於真溶液中的溶劑)的不同可分为气溶胶固溶胶液溶胶
    • 按分散质(相當於真溶液中的溶質)的不同可分为粒子胶体分子胶体

註釋

  1. . [2024-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2).
  2. Richard G. Jones; Edward S. Wilks; W. Val Metanomski (编). 2nd. RSC Publ. 2009: 464. ISBN 978-0-85404-491-7.
  3. Stepto, Robert F. T. (PD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2009, 81 (2): 351–353. S2CID 95122531. doi:10.1351/PAC-REC-08-05-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0-09).
  4. Slomkowski, Stanislaw; Alemán, José V.; Gilbert, Robert G. (PD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2011, 83 (12): 2229–2259. S2CID 96812603. doi:10.1351/PAC-REC-10-06-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0-09).
  5. 宋心琦、王晶等.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6. ISBN 978-7-107-17648-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8) (中文(中国大陆)).
  6. 周蕊. . [2021年8月2日].
  7.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 李松林 周亚平等 2009.5 ISBN 978-7-04-026280-3
  8. de Swaan Arons, J.; Diepen, G. A. M. . Recueil des Travaux Chimiques des Pays-Bas. 2010, 82 (8): 806–806. ISSN 0165-0513. doi:10.1002/recl.19630820810.
  9. de Swaan Arons, J.; Diepen, G. A. M. . J. Chem. Phys. 1966, 44 (6): 2322. Bibcode:1966JChPh..44.2322D. doi:10.1063/1.1727043.
  10. 人民教育出版社. . 第一版.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ISBN 9787107176487. OCLC 666547864.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1=缺少|last1= (帮助)

参考资料

  1. 宋心琦、王晶等.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6–29. ISBN 978-7-107-17648-7 (中文(中国大陆)).
  2. 王后雄. . 接力出版社. : 3–4. ISBN 978-7-80732-617-5 (中文(中国大陆)).

延伸閱讀

  • Lyklema, J. “Fundamentals of Interface and Colloid Science”, vol.2, page.3.208, 1995
  • Hunter, R.J. "Foundations of Colloid Sci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 Dukhin, S.S. & Derjaguin, B.V. "Electrokinetic Phenomena", J.Willey and Sons, 1974
  • Russel, W.B., Saville, D.A. and Schowalter, W.R. “Colloidal Dispersions”, Cambridge, 1989 University Press
  • Kruyt, H.R. “Colloid Science”, Elsevier: Volume 1, Irreversible systems, 1959
  • Dukhin, A.S. and Goetz, P.J. "Ultrasound for characterizing colloids", Elsevier, 2002
  • Chemistry The Central Science, 7th Ed. by Rodil,Ma.Lourdes C. ISBN 013533480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