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峡水电站
刘家峡水电站位于中国甘肃省永靖县境内黄河干流上。水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防凌、供水、航运、养殖等效益。
刘家峡大坝 | |
---|---|
刘家峡电站 | |
刘家峡大坝在中國的位置 | |
位置 | 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 |
始建 | 1958年 |
啟用 | 1969年 |
高度 | 147米 |
长度 | 840米 |
总容量 | 57亿立方米 |
表面积 | 130平方公里 |
涡轮机 | 5 × 245兆瓦台 |
裝機容量 | 1,225 兆瓦 |
工程概况
刘家峡水电站控制流域面积18.2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834立方米/秒。水库有效库容41.5亿立方米,为不完全年调节水库。正常蓄水位1735米,相应总库容57亿立方米。调节库容57.01亿立方米。黄河干流多年平均径流226亿m3,沙量4070万t;洮河多年平均径流51.8亿m3,沙量2860万t;大夏河多年平均径流11.3亿m3,沙量399万t。
厂房位于大坝下游,装有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包括中国自制的第一台30万千瓦内冷水轮发电机组,装机总容量122.5万千瓦,年发电量55.8亿度。1986年7月至2002年2月,先后完成5台机组主设备的增容改造,装机容量达到141.5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为57.6亿kW·h。
刘家峡水电站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47m,最大单机容量300MW,最高输送电压330kv,总装机容量1160MW,最长输电线路等七个国内第一等,均是中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第1次设计、研制和生产的,并在运行中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为我国高坝建设和电力工业蓬勃发展积累了经验。[1]
自1968年蓄水至2000年底,库区淤积泥沙15.33亿m3,剩余库容41.67亿m3,库容损失26.9%;其中有效库容淤积7.22亿m3,剩余有效库容34.28亿m3,有效库容损失17.4%。截止2003年刘家峡水库共进行异重流排沙207次,累计排沙量约为287×106t,平均排沙比达62%。
黄河与大夏河入库泥沙在库尾呈现三角洲淤积。洮河入库泥沙逼近坝区,洮河口沙坎据大坝仅1.5km,并超出了死水位,造成明显的阻水现象。为解决洮河泥沙出路,2006年5月开始兴建正对着洮河口的左岸排沙洞,在汛期利用洮河泥沙异重流“贴底穿黄”特性直接通过排沙洞排向坝下,设计泄流量600m3/s,兼顾泄洪时850m3/s;在非汛期保持排沙洞的“常流水”状态并用于发电,引流量2X175m3/s,避免了排沙洞进口再次淤堵,又能增加发电效益。设发电支洞及岸边电站厂房,扩机电站装机2台,总装机容量300MW。排沙洞进口底板高程1665m,在刘家峡水电站正常高发电水位1735m以下70m。
每年春季黄河甘肃段开河钱,刘家峡、八盘峡、盐锅峡水电站联合调度,降低发电出力,减少下泄流量,改变了过去那种水鼓冰裂、强行解冻、节节卡冰结坝的武开河局面,黄河甘宁蒙河段的冰凌灾害由建库前平均2年1次,减少到约10年1次。
刘家峡水库每年留出8-12亿立方米水量,为甘、宁、蒙农业春灌补水。受益水浇地面积137万公顷。
刘家峡下游的兰州市,天然百年一遇洪峰8080m3/s,城市防洪安全泄量6500m3/s。1981年9月黄河上游出现了有实测水文资料以来最大洪水,兰州断面最大洪峰流量为7090m3/s。龙羊峡施工围堰和刘家峡水库对洪水的调蓄,兰州最大洪峰流量控制到5600m3/s,并使最大下泄流量出现时间推迟了5~6天,保证了黄河宁蒙河段沿岸生命财产安全和包兰铁路,避免了类似1904年特大洪水灾害。
历史
1955年,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刘家峡水电站开始筹备。由国家燃料工业部水电工程总局领导。1956年2月,兰州市西固区至刘家峡的公路开工建设,即现今的国道213线,全长51km,1957年12月建成。1958年9月27日盐锅峡水电站开工,7个月后实现黄河截流,38个月后第一台机组发电。1958年10月18日,刘家峡水电工程局正式成立。1961年停建,1964年复工,1968年10月蓄水,1969年3月首台机组发电,1974年12月竣工。
胡锦涛和夫人刘永清在1968年至1974年的6年间,参加了刘家峡和八盘峡两座水电站的建设,刘家峡水电站是当时亚洲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