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吉層
利吉層(Lichi Formation)為臺灣東南部一個標準的混同層,由泥岩填充物夾著許多外來岩塊組成,故又稱利吉混同層(Lichi Mélange),是臺灣位於板塊交界地帶的證據[2][3]。本地層是臺灣地質學家徐鐵良在1956年調查海岸山脈地質時所命名,因這些物質出現於臺東市東北方的利吉村附近,而稱為利吉層,亦有利吉泥岩、利吉惡地、利吉月世界等俗稱。
利吉層 地层年代:上新世前期至更新世中期, | |
---|---|
利吉層的惡地地形解說牌 | |
类型 | 層 |
上覆 | 卑南山礫岩 |
下伏 | 八里山層、蕃薯寮層 |
岩性 | |
主要 | 青灰色或黑灰色泥岩 |
次要 | 砂岩、蛇綠岩等 |
地点 | |
取名自 | 臺東利吉 |
命名 | 徐鐵良 |
地区 | 臺灣海岸山脈南部 |
国家 | 中華民國 |
地理
利吉層屬於混同層的一種,地形上則屬於惡地地形,處於易受地表逕流侵蝕和切割的泥岩層與礫岩層分布區,岩層透水性低,土壤貧瘠,常年無植被覆蓋,而容易因雨崩塌、產生蝕溝。因位處板塊邊界,常有複雜的錯動和剪移、但僅在露頭較好的地方可看到大致層理。他的層面常和剪裂面的方向一致,他的似面狀構造現象的排列則方向隨地而異,具有略呈南北走向與傾角陡峭。厚度1061公尺以上。利吉層主體為泥岩,含有多種火成岩與沉積岩塊。其中基性和超基性的外來岩塊,可能來自深海的海洋地殼,稱做蛇綠岩套,大多具有摩擦痕以及剪移和倒轉的現象,直徑由數公分至數公尺不等,少部分岩塊為1平方公里以上。[5]
歷史
利吉層原分布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之間的海洋沉積物、海洋地殼物質與火山物質,受板塊擠壓上升至大陸地殼之上。為古代海底盆地被擠出地表後所形成。因堆積海底生物遺骸的沈澱泥層,呈青灰色屬蛇綠岩系。[6]
參考資料
- Lai, L. S.-H.; Dorsey, R. J.; Horng, C.-S.; Chi, W.-R.; Shea, K.-S.; Yen, J.-Y. . Sedimentary Geology. 2021, 418: 105901 [2022-05-09]. Bibcode:2021SedG..41805901L. doi:10.1016/j.sedgeo.2021.105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9).
- . [2018-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9).
- 池上斷層露頭與利吉層惡地景觀-台灣之光旅遊網
- . [2013-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08). 什麼是混同層-發現史前館電子報
- http://www.erv-nsa.gov.tw/user/article.aspx?Lang=1&SNo=0200002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地表陣痛遺留的痕跡-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
- . [2013-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