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洋宮
利洋宮,全稱卯澳利洋宮,是位於臺灣新北市貢寮區卯澳漁港、全臺灣少見主祀魚籃觀音的觀音廟。
利洋宮 | |
---|---|
![]() | |
基本 | |
位置 | ![]() |
主神 | 觀世音菩薩 |
建立时间 | 道光十二年(1832年) |
地圖 | |
沿革
傳聞台灣清治時期卯澳有一漁民在海邊拾獲一尊魚籃觀音像後,長年宿疾不藥而癒,加上當地居民認為魚籃象徵豐收,遂立廟祭祀[1][2][3]。廟於道光十二年(1832年)建立[4]。廟取名「利洋宮」,是居民希望海洋有利可賺[2]。
光緒十八年(1892年),由經營鰹魚場的吳永賜重修[2]。1992年重建[4]。在2015年報導時,該廟內已複製八尊的魚籃觀音像[3]。2016年6月, 新北市農業局重新建置利洋宮的導覽解說牌,提供QR碼來作語音介紹[4]。
祭祀
當地漁民認為觀音菩薩手提魚籃是代表菩薩吃葷,就用葷饌為供品。每回出海前,他們總會來此廟祭拜。[1]
而利洋宮是2010、2013、2015等年媒體報導中,臺灣少見主祀魚籃觀音的廟宇[2][5][6][7]。1987年,高雄一間宮廟要信眾去荖蘭找一個「手提魚籃的觀世音菩薩」,此廟名聲遂傳誦開來[2]。
參考
- 張芮瑜. . 《聯合報》. 2016-09-23 (中文(臺灣)).
- . 靈鷲山全球資訊網. 2010-05-24 [2017-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中文(臺灣)).
- 陳姿吟. . 東森旅遊雲. 2015-06-17 [2017-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中文(臺灣)).
- 王朝鈺. . 中央社. 2016-08-21 [2017-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中文(臺灣)).
- 曾德峰. . 《自由時報》. 2013-01-03 [2017-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中文(臺灣)).
- 吳孟芳. . 《蘋果日報》. 2015-07-07 [2017-05-07] (中文(臺灣)).
- 邱雯敏. . 《中國時報》. 2015-08-01 [2017-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中文(臺灣)).
- 劉欣逵. . TVBS新聞. 2005-10-29 [2017-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中文(臺灣)).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利洋宮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