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式主力戰車

勝利式主力戰車印度語विजयंताIAST轉寫Vijayanta英語Victorious[1]英國授權印度生產的維克斯主力戰車。勝利式戰車是印度陸軍中第一種由印度本土自行生產的坦克。該戰車的原型車於1963年完成,並於1965年進入量產。最初的90輛勝利式戰車是英國製造的,[2]後續的量產作業則轉交由位於印度阿瓦迪重型車輛工廠進行;量產作業一直持續到1983年為止,總計生產了2200輛勝利式戰車。在勝利式戰車退役後,數輛該款戰車的車體被改裝為其他用途,例如改裝為自走炮[3]勝利式戰車在印度陸軍中的位置後來被蘇聯T-72M1坦克取代。

勝利式主力戰車
位於馬哈拉施特拉邦印度國家戰爭紀念堂外的勝利式主力戰車
类型主力戰車
原产地 英国
 印度
服役期间1965年
使用方 印度
生产历史
生产商1963年(原型車)
1965年~1968年(量產階段)
制造数量2200輛
基本规格
重量39公噸
长度9.788米
宽度3.168米
高度2.711米
载员4人

装甲80毫米
主武器105毫米L7A2戰車炮
(備彈44發)
副武器1×12.7毫米機槍(防空機槍)
(備彈1000發)
1×12.7毫米機槍(航向機槍)
(備彈2000發)
1×7.62毫米機槍(同軸機槍)
(備彈500發)
发动机利蘭L60柴油引寧
535匹(399千瓦)
悬挂扭力桿懸吊系統
作战范围530公里(330英哩)
速度50公里/小時(31英哩/小時)

升級改裝

70輛勝利式1型戰車英語Vijayanta Mark 1)安裝了SFCS 600型射控系統;另有70項可選升級未被安裝。[4]稍後的「野牛」計畫更企圖為勝利式戰車安裝額外的裝甲(與阿瓊主力戰車同款的「坎昌」陶瓷複合裝甲)、一具新的引擎(T-72坦克使用的V-84引擎,可輸出780匹馬力)、一套新的射控系統(SUV-T55A射控系統),以及一款陸上導航系統等。原先在野牛計畫的設定下,將有約1100輛勝利式戰車會接受升級改裝,但最終卻僅升級了少數幾輛。[5][6]其他勝利式戰車的型號包括:

  • 勝利式1A型:擁有印度電子AL 4420戰車射控系統、改良式瞄具以及炮口基準裝置。
  • 勝利式1B型:裝有AL 4421戰車射控系統、英國巴爾與史特勞德(英語:Barr & Stroud)戰車雷射瞄具以及一具用以增加首發命中率的彈道計算電腦。
  • 勝利式1C型勝利式2型:最終的升級型號。

勝利式戰車於2008年自印度陸軍中除役(1997年時印度陸軍便已決定將296輛勝利式1A早期型戰車退役[7])。1997年時,印度陸軍曾計畫要將勝利式戰車「再升級」,但該計畫最終不了了之。[6]1999年至2000年之間,由於勝利式戰車的除役已成定局,因此印度陸軍便不再為該款戰車實施任何檢修。而勝利式戰車的備用零件生產作業則於1989年終止。[7][8]

衍生型號

布萊爾港進行靜態展示的勝利式主力戰車。
  • M-46「投石機」自走炮——一門俄國的M-46野戰炮被安裝於一個加長的勝利式戰車底盤上。火炮四周有裝甲保護,但為開頂式設計。[9]
  • 勝利式裝甲回收車——這款裝甲回收車是以勝利式戰車的底盤為基礎打造的。該回收車的設計經過優化,以將總重維持在40噸以下,從而達到更佳的回收能力。勝利式裝甲回收車可以吊起重達10噸的物體,並可以拖動重25噸的車輛。印度陸軍大約採購了200輛這種回收車,用以取代過時的雪曼裝甲回收車以及百夫長裝甲回收車。

參考資料

  1. . Jane's Information Group. 2009-02-24 [2009-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14).
  2. Foss, Christopher F; McKenzie, Peter. . Patrick Stephens Limited. 1988: 185–186. ISBN 1-85260-141-8.
  3. Gelbart, Marsh. . Brassey’s UK Ltd. 1996: 39–40. ISBN 1-85753-168-X.
  4. jane's Armour and Artillery 2003-2004
  5. Jane's Armour and Artillery 2003-2004
  6. John Pike. . Globalsecurity.org. [2012-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7. . 164.100.24.208. [2012-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8. . Bharat Rakshak. [2012-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1).
  9. . Jane's Information Group. 2008-12-12 [2009-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13).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