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图书馆
历史
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始建於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辛亥革命後正式改名为北京大学图书馆。五四时期李大钊为馆长。1919年,毛泽东经在北大任教的恩师杨昌济介绍,在此任助理员,负责登记新到的报刊和阅览者的姓名,管理十五种中外报纸,每月工资8圆。图书馆南门外原有毛泽东塑像,後拆除,改在馆内设一小铜像。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图书馆随北京大学迁至原燕京大学址,原燕京大学图书馆馆藏并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并吸收了部分其他单位的馆藏,形成以原燕京大学图书馆馆舍为中心的格局。1975年,在校园中心地带建成一座新的图书馆,成为当时中国建筑面积最大,馆舍条件最好的图书馆。馆名由邓小平题词。
1998年5月4日,由香港实业家李嘉诚捐建图书馆新馆投入使用,1998年新馆位於1975年馆的东边。图书馆於1999年启用UNICORN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
2000年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原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改称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
2005年对1975年旧馆大修,整合了新旧两馆。新旧馆总面积超过51,000平方,阅览座位4000多个,藏书容量可达650万册,规模上成为亚洲高校第一大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现已达近800万册(件),居国内高校图书馆之首,现收藏中文现刊4045种,外文现刊3167种,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达14000余种,光盘及网络数据库260个。现有古籍150万册,其中善本书17万册,珍稀品种和版本数千种,在全国图书馆中居第三位。现藏金石拓片24000种,56000份,绝大部分是石刻文字拓片,其数量居中国前列,中国高校之首。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