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廝門

千廝門,也作「千斯門」,是十七座重慶城門靠嘉陵江邊的兩個開門之一,西距臨江門約八百米,東距朝天門約五六百米,隔江與江北城相望,千廝門有瓮城,瓮城門向西,上書「千斯鞏固」四字;正門向北,上書「千斯門」三字。

歷史[1]

該門宋代即有,據《元史》卷一百五十四石抹按只石抹不老傳,至元十三年,石抹不老領隨翼軍五百人襲宋軍,直抵重慶城下,攻千斯門,宋軍驚潰,溺死者眾,生擒三十餘人[2]

乾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朝天千斯門內大火[3]

過去這裡是糧貨集散之地和倉庫區,來去川北的貨物與旅客多在此門上下船,其千帆競發、人流攢動之況,曾盛極一時。其貨物以棉花為大宗,所以有「千廝門,花包子,白雪如銀」之諺。《詩·小雅·甫田》:「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即千斯門內外有千倉萬倉,預祝豐收滿倉的意思[4][5]

川江號子

  • 千廝門,花包子,雪白如銀(開)[6],或作白雪如銀[5]
  • 千廝門雞毛土地靈得很,還雞願燒香火要數船民[7]
  • 千廝門,飛纜子,掛滿牽藤[8]

参见

  • 千厮门嘉陵江大桥

註釋

  1. 《千斯门城楼赋》,周开封,
  2. 「至元十三年,不老領隨翼軍五百人,會招討藥剌海,竪柵於白水江岸以為備。不老乘夜襲宋軍,直抵重慶城下,攻千斯門,宋軍驚潰,溺死者眾,生擒三十餘人,獲其旗幟甲仗以獻。」,《元史》卷一百五十四列傳第四十一/石抹按只 石抹不老
  3. 《清史稿》卷四十一 志十六/災異二 火/災火
  4. 《老城門》,唐冶澤,馮慶豪編著,第32頁
  5. 「重慶各城門的由來」,莊燕和,《歷史知識》,1980年第4期,第26頁
  6. 「開九門與閉八門」,金祥明等,《巴渝民間文學薈萃》,四川文藝出版社,1992年09月第1版,第462頁
  7. 「說重慶」(平水數板),《中國歌謠集成 四川卷 上冊》,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中國歌謠集成四川卷編輯委員會編,2004.11,第76頁
  8. 《重慶市景》,「清代至民國時期的重慶鳥瞰」,甘犁,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重慶市渝中區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重慶渝中區文史資料 第十六輯》,2006.12,第257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